當前位置:批踢踢>歷史>盛唐小國師> 第六章 長安解封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章 長安解封

嗖嗖的冷風還是把睡夢中的辯機凍醒了,沒有暖氣真的艱難啊。

長安有八水,渭、涇、灃、澇、潏、滈、滻、灞八條河流,張偉心想,用來做動力來源是可以的,而且就算沒有電,還可以用馬、牛、驢、騾來帶動,但是不穩定。

現在最需要的就是醒來吧。

晚上也不知道幾點睡著的,起來加了一次碳,然後就是現在了。

原本玄武門之變在歷史上是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應該是夏天。

但是不知道什麼原因,辯機現在可是覺得很冷,他也不知道這些。

而在辯機的心理,這裡是虛擬世界,自己確實是死亡了的,一切都是資料而已,能有活著的感覺就很不錯了。

起床後,發現天亮了。

就伸展了一下,然後就去衣服箱子看看,能不能換一套衣服。開啟衣箱,發現只有一套華麗的民裝,其他四套,全是和尚用的換洗衣物,在下面是一個包袱,開啟一看,嚯

珍珠?瑪瑙?金葉子?絹帛?這辯機家也太有錢了吧,我靠,張偉真是氣惱啊,富家公子不當,非要出家,這辯機腦子是不是被驢踢了?

張偉成為了辯機,心想可以以辯機的身份生活該多好,可是辯機是法號,他是誰啊?父母的資訊一點也不記得啊,師父和寺裡的和尚都不知道,這……這……張偉想哭啊。

而且靠八歲的孩子帶著這麼多財物出寺,不被打劫才怪呢。

張偉想起了曾經的自己離家出走,就因為小學期末考試考了一科不及格,然後帶著壓歲錢就走了,後世離家出走的孩子很多,但是大多數都是跑到同學家,親戚家,極少數是離開本市的。

而現在這時期,居然離家出走可以出家,雖然不是真的出家,只是暫時剃度,不知道什麼制度這麼亂。

不管了,如果是虛擬世界,也好好活著就好,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沒有什麼就創造什麼,就當是駭客帝國遊戲了。

換上了兩套新的僧衣,就走出了房門,然後繼續伸展運動,拉筋運動,希望早點長大,可以去泡妞了,單身了40年,到這裡不能在單身了吧。

伸展完之後,就穿上了鞋,開始跑步,晨跑更是對身體健康有好處,因為辯機帶了錢財來,而且辯機這個人似乎對佛學有很深的造詣,六歲入寺開始就不斷的鑽研佛法,所以有了單獨的住房,這也是以後培養長寺內高僧的節奏啊。

早上起來的僧人很多,開始打掃寺院,有一名僧人對辯機說:“辯機,記得上早課。”

辯機說:“謝謝”。

佛教寺廟的安排很嚴謹,早上要早起,而且有早課,然後中午吃飯,晚上還有晚課,然後早睡。

期間不同的和尚會被安排不同的職務,比如種菜、種糧、給樹木澆水、打掃寺院、看門、帶領香客或住客、翻譯經文。

高一級的和尚比如道嶽、道衍、道玄等會給香客解惑或者讓他們抽籤,算命,下棋,聊天等。

自然還有黑色產業,辯機只知道了放高利貸。

晨跑之後,辯機也開始做俯臥撐,在樹枝上做引體向上,壓腿,適當的開始作劈叉,這是拉筋。

然後就看到不少的住客的下人匆匆的往客房方向跑。

過了不一會兒,就有人和下人一起,拿著包袱快步的走向寺門。

昨天有些本來想走的,結果因為封城,寺門也有兵士看著,就沒出去,回到了客房。

現在該走的都走了,能來這裡的大多是商人,因為現在的局勢讓很多官員都在處理自己的事,不會來寺廟。

晨練之後,辯機就去正殿上早課了,早課就是背誦經文和聽幾位師父講經,說白了就是背誦已經寫好的稿子,真的很無聊。

辯機是真聽不懂梵文的唸經,就在早課的時候自己回想自己學到的知識,而且張偉八歲的時候是上小學二年級。

那麼現在就想象自己的興趣吧,比如機械學,心理學,物理學,醫學,化學。

咕嚕咕嚕,肚子餓了,古代寺廟好像沒有早餐這一說,只能餓著,不過自己可是曾經學過廚師的,不過沒考證書。

其實張偉就是一個半吊子,這裡學一學,那裡學一學,能學的都學,但是都不精,主要是能學的都被打斷了,就心理學和心理諮詢師堅持下來了。

咚咚下早課的鐘聲響起,辯機還沉浸在冥想中。

“辯機,辯機,下早課了。沒想到你還真是佛心專注啊,好,好。”

辯機睜開眼睛,看到是師父道嶽。

辯機馬上站了起來行了一個佛禮說:“師父早,確實辯機心有所悟就進入了冥想,冥想中被一名老者點撥。”

道嶽一聽就笑了說:“是佛祖點撥嗎?”

辯機可不這麼想,便說:“沒有看清,老者沒有剃度,有鬍子,而且似乎也沒有穿僧袍。”

道嶽的臉刷一下拉了下來說:“我們是佛門中人,怎麼相信那旁門左道。”

辯機說:“佛似乎也是旁門左道,對於其他宗教來說,不是嗎?所謂的正,只是我們自己認為是正,這就夠了,如果強行覺得我們必須是正,那麼也違背佛法啊。”

道嶽生氣的想反駁,但是突然發現不少香客都來了,自己要去招待,就沒再說。

長安解封了,不少信徒開始入寺上香舍拜,還有的善男信女也來欣賞寺廟,甚至是幽會……

可是不知道為什麼,辯機開始覺得有些熱,這到底是什麼天氣啊?

辯機想離寺,去長安逛逛,不過他知道需要和方丈說一下。

《楞嚴經》上說,住到如來藏性上,這叫“住”;持究竟堅固的定,而不散失,這叫“持”。所以說“住持”的意思,就是心住到佛法上,能夠堅定地依照佛法去修行,令佛法延續不斷,長期弘揚下去。

一個住持和尚,相當於一個寺廟的最高領導,俗話說的“一把手”,全寺的修持、寺務、弘法、戒律清規、財政等等事務,都歸他一個人掌管。他的責任就是“住持佛法,續佛慧命”。

“方丈”一詞,出自《維摩詰經》:“維摩詰居士,其臥室一丈見方,但能廣容大眾”,形容維摩詰住的房間雖小,可設座無限,他的修養很高,接引的人很多,不管多少人到他的小房間都坐得下。後來就以室名代替名稱,把寺院的“住持”或“師父”尊稱為方丈了。

打個比方說,方丈好比是一個集團公司的董事長,一般不管什麼具體事務;而住持相當於分公司的總經理,是分公司的一把手,這樣就比較容易理解了。

辯機還是去找了師傅道嶽,道嶽聽到辯機要出寺也是擔心了一下說:“辯機啊,你才病癒就出去,為師擔心你會出事啊。”

辯機伸出了手說:“師父,請您把脈,如果我還有問題,望師傅指出,若把脈無礙,還請師父寬心。”

道嶽開始給辯機把脈,把了一會兒脈搏,然後說:“辯機,你確實現在沒問題,不過快到食時了,吃完朝曰饔再出去吧。”

辯機一臉懵,只能跟著師父去吃朝曰饔,原來就是早餐,只是相對於後世要晚一點,相當於早上的七點到九點,寺廟是上午九點開餐,而且一日兩餐,下午的叫夕日飧,大約是下午三點到五點,這還是透過吃飯的時候和其他沙彌聊天才知道的,不過還有規矩,食不語……

所以只能小聲說話。

聊完了,開始吃早飯,但是看到後,辯機又抽了抽嘴角,這是麵湯?還不是後世的疙瘩湯,而是面和水做的說不上是不是漿糊,但是看著周圍的沙彌都在喝,而夾著說不上來的菜湯,甚至沒一會兒就有沙彌吃完了,然後將碗筷端走放入了指定的放碗處,而且都是光光的。

辯機嚥了一口口水,勉強喝了,然後就是吃那難吃的菜,而且沒放鹽,還微微的有股酸味,是醋但是又感覺不是。

辯機發誓要開小灶。

吃完之後,辯機將兩個陶碗拿起,送到了專門的位置,突然有個較胖的和尚說:“你是新來的沙彌嗎?我怎麼第一次見到你啊?”

突然有幾個人看了這裡,然後道嶽就走過來說:“這是我徒弟辯機,平時都是將飯菜送到他的房裡的,今天他是第一次來飯堂。”

胖和尚馬上變臉說:“哦,對不起,我不知道,還請辯機小師傅原諒。”

辯機一聽,嘿,自己在寺里居然還有這待遇。

但是自己不能狂啊,只能說:“沒事,只是每次都是別人送的食物,我也想和其他沙彌一起吃一次,來增加自己的佛心。”

道嶽看著辯機又是捋著鬍子點了點頭。

八歲的小沙彌裡最聰明的就是這個辯機,之前就是,大病一場之後更是靈性了更多,完全不像一個小孩子。

但是下一句話讓所有人炸了,辯機說:“我也體會到了,吃這麼難吃的食物真的也是一種修行。”

其實這裡除了做飯的和尚,其他和尚都覺得能吃到吃食就已經不錯了。

但是道嶽卻說:“辯機,我知道你之前是世家弟子,吃過山珍海味,但是這是不是你家。”

辯機卻說:“師父,您誤會了,我覺得做好這樣的食物也是一種修行,不在於食材的好壞。”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