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批踢踢>歷史>諸天大明:臣朱元璋,參見明成祖> 第13章 百官夢迴洪武朝,太祖皇帝又要開殺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3章 百官夢迴洪武朝,太祖皇帝又要開殺了!

嘎!

方孝儒臉色僵硬,眼中半點神采也無,心如死灰。

只有一個念頭:

完了,老夫今天得死這。

“扒去他的朝服,摘去他的梁冠,將他給咱拉去大獄,凌遲處死!”

“徹查方孝儒所有黨羽,凡涉及賣官賣爵之人,一律處死!”

“齊泰、黃子澄、方孝儒三人蓄意削藩,逼的叔侄互起刀兵危及社稷,削軍隊、改官制、瀆明律、使得天下百姓人人自危,江山神器有倒懸之危,禍亂朝綱,罪在無赦!”

“形同……謀逆!”

“依大明律法處置,文官勳貴謀逆者籍其家,夷三族,九族之內皆流放至嶺南!”

朱元璋森然的聲音,讓眾臣只感覺一道冰冷之氣順著脊樑直入腦門,霎時間冷汗淋漓。

太祖皇帝,又要開殺了!

百官夢迴洪武朝!

朱棣不著痕跡的低聲說道:“父皇,名單兒臣那裡都有,這兩天讓永樂朝那邊整理一下,直接送來照著名單砍就行。”

“嗯。”

朱元璋頷首點頭。

雖然老朱殺人講律法,但大兒朱標繼位在即,他也不願耽擱時間,有名單有罪狀自是最好。

快刀斬亂麻。

省得刑部(公安與法院主審)、大理寺(司法糾察冤假錯案)、都察院(紀委監督官吏不法)三司會審耗時耗力,過於麻煩。

吧唧吧唧。

陸鳴在後面抱著盆糯米丸子,吃的吭哧癟肚的:“這玩意兒,怎麼整出來的你說說,真他娘好吃啊。”

他嘴上沒消停,黑黝黝的眼睛也在盯著全場,超凡的思維能力早就可以讓他一心多用。

看著朱元璋跟朱棣的小動作。

陸鳴眨了眨眼:怎麼老朱殺人還講理呢?這跟我看的扣扣殺神版本有點不一樣啊。

他一邊吧唧嘴,一邊翻閱腦海中的埋沒的歷史知識,並以超敏的思維抽繭剝絲,加以整合。

老朱一生殺官無算,但洪武朝沒有一樁冤案,哪怕是藍玉也不冤枉。

洪武二十六年藍玉被定謀反,夷三族,誅連武將兩萬餘人,這並不是朱元璋清洗武將,卸磨殺驢,而是藍玉他真想造反!

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標正籌備遷都西安,結果無故暴斃,說是朱元璋給嚇死的,這就扯淡!

朱標怎麼死的,他們這群家在南方不想遷都的文官心裡面不清楚麼,連死亡原因他們都編不出來。

因為太祖實錄是朱棣修的,那些沒有的事,就不可能眼睜睜看著你們胡扯!

太子朱標去世最有機會成為儲君的是嫡孫朱允熥,只比朱允炆小一歲,朱允熥的姥爺是常遇春,舅爺是藍玉,舅舅是開國公常升。

他身後是明朝的武將集團,而藍玉是絕對的帶頭大哥。

但這個情況就會讓朱元璋想起一個人,漢朝的霍光。

所以朱允熥沒被選上,是千年前霍光的一發子彈,打在了藍玉跟朱允熥的眉心,完成兩萬殺。

跟李善長與司馬懿那段一樣。

霍光司馬懿擱地下都懵逼了,哥倆死千百年了,怎麼忽然多了這麼多助攻。

而後朱元璋選擇了外戚比較弱,不容易干政的朱允炆,那這時候藍玉正在四川平叛,兩個月便輕輕鬆鬆的得勝還朝。

一個能打的都沒有。

結果剛到應天,就知道了自已家孩子沒爭過庶出的朱允炆!

不到兩個月,藍玉案就爆發了,因為藍玉想弄死朱允炆,並且他還真幹了!

這時候朱允炆可是儲君,藍玉這麼幹,定他謀逆一點不過分。

而後被處死的一批武將中,開國公常升、全寧侯孫恪與藍玉一同被處死,馮勝、傅友德是藍玉的老大哥,考慮到體面是被賜自盡的。

只有李景隆因為關係近,歲數小躲過去了。

後來靖難把朱允炆坑的死去活來。

他們結黨造反的隊伍裡,還有禮部尚書詹徽、戶部侍郎傅友文等一系文官,說明朱允熥是相當有排面的。

只是朱元璋對結黨這事最敏感,吃軟不吃硬,他剛打下的江山,能受得了你驕兵悍將的挑釁?

自然是豆沙了!

在朱元璋示意下,兩側錦衣衛立刻上前拿人。

此時的錦衣衛嚴格按照虎背蜂腰螳螂腿的標準進選,各個力道巨大,身形魁梧挺拔。

走至失魂落魄的齊泰、黃子澄、方孝儒三人近前,遵從旨意扯下他們的朝服,摘下他們的梁冠,將他們托架出宮殿。

如同架著一隻小雞仔般輕鬆。

殿門外,好似從極度驚恐中回過了神,三人哀嚎聲遠遠傳來:

“臣罪該萬死,還望陛下留取臣等有用之身,定然為我大明肝腦塗地啊!”

“陛下息怒!”

文官們抖如篩糠,以頭搶地,口中顫抖著高撥出聲。

武將們象徵性的跪了跪,各個嬉皮笑臉的,完全是一副看戲的模樣。

明朝文官犯事,沒有求饒一說,只能請罪,哪怕很小的過失也是萬死難辭其咎。

很少會出現陛下饒命等詞彙,多半是驚恐下口不擇言,才會蹦出一句這樣無腦的話。

就這三人犯的事兒,剮他們十遍都不為過!

他們自已都知道罪該萬死,那還求個屁饒啊,說幾句好聽話,別讓自個生前遭罪,禍及家人已是萬幸。

“老四,咱想知道,這方孝儒一黨最後查出來的有多少人?”朱元璋側首沉聲問道。

朱棣沉思默想一陣,他強化過後的思維能力雖然達不到陸鳴的水平,可也遠遠超過了凡人。

不過片刻後。

朱棣沉聲開口說道:“回父皇,永樂朝徹查方孝儒一黨,最後總計處死官員八百三十七人,流放官吏六千七百四十三人,其中處死者大多都為京官。”

“在跪的各位文官裡面,有八十五人被處以極刑。”

“至於流放者,包括方孝儒小妾的二舅母的侄孫子,鄉中曾同考童試沒過的發小,鄰村給他送禮的農夫,都在各州縣府衙內為官吏,浙江一帶全都為方孝儒安排的官吏差役,人數之多,涉及之廣,觸目驚心!”

“即便如此,兒子也只是查了個開頭,沒有去深究方孝儒舉薦的這些官吏提拔起來的親屬。”

“方才父皇說的不錯,方孝儒就差將他鄉中家犬安置成地方官吏了。”

……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