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批踢踢>都市>如果想念有聲音> 液體黃金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液體黃金

千江有水,映千江月,萬里無雲,照萬里天。

夕陽已經沒入了城市的地平線,天邊殘留一片豔麗的晚霞。

茉莉花開,一朵朵,像雪花,清風拂起,動女兒香,味入腦,甚陶醉,無酒,也醉,花美,甚香,不醉非男人。

飯後,支張桌子,坐院子裡喝茶。

爺爺將壓箱底的一罐福元昌拿出來。

普洱茶,歷來就是名貴的代名詞,歷史悠久的老茶餅,從古到今都深受藏家的青睞。

上個世紀,港商臺商就開始大量的珍藏普洱茶。

像這罐福元昌圓茶,距今已經100多年曆史,產於清代光緒年間。

茶葉紋理清晰,條索潤澤,呈深墨綠,芽葉肥碩,白毫畢顯。

得知它的價錢,超過自己的年薪,讓王靜怡渾身起雞皮疙瘩,這種堪稱“液體黃金”的奢華飲品,不知道喝一口,會是什麼感覺呢?名茶講究茶藝,宜採用“高衝低篩,淋蓋刮沫,關公巡城,韓信點兵”等泡法。

水用軟水,瓶裝山泉水。

王靜怡首先燒水,在沖泡之前,把溫杯、把杯、蓋碗、紫砂壺燙熱,再用木勺挑起茶葉,抖進紫砂壺,繼而採取“打圈式”的注水法,緩緩注入開水,靜泡三秒鐘後,將頭泡茶倒掉,謂之“洗茶”。

揉捻成球形及緊壓的普洱茶,茶葉在浸泡時,會有一個“慢慢舒展”的過程。

第一泡未完全展開,滋味較淡,因此往往會先潤一遍茶,即把頭道茶倒掉,美其名曰“洗茶”,目的是“去農殘、洗灰塵、去雜質”。

尤其是老普洱陳茶,頭道茶往往起“醒茶”作用,能夠去除長期儲存可能帶來的陳味,即祛除“灰塵味,焦煙味,潮氣黴味”。

爺爺說:喝茶,喝的是一種心境,在浮華之間,安靜的修行!喝酒,喝的是一種心情,是空虛背後,浮躁的寂寞!正所謂,萬丈紅塵三杯酒,千秋大業一壺茶。

藏鋒說:品歲月的滋味,時間的味道。

從單純到飽滿,從青澀到張揚,從恣意到沉穩,從持重到平和,隨著時間的推移,普洱茶越變越好,越來越有韻味。

爺爺不由地哼唱起《林沖夜奔》的戲文:彤雲低鎖山河暗,疏林冷落盡凋殘,往事縈懷難排遣,荒村沽酒慰愁煩。

茶從二道開始品,飲之口感更佳。

王靜怡二次燒水,二次點水,二次溫杯,靜待“潤茶”。

茶葉一片片的,慢慢的,在壺中散開,天女散花般,在壺中溢位琥珀色的世界。

葉片有大有小,有卷有縮,每一片的形狀不同,但它們在上演,那歲月悠悠,細水長流,與世無爭的清純天地,彷彿在舒展山水畫,那雄渾蒼莽的山嵐,雲煙疏雨的江南,雲霧瀰漫的茶園,晨露輕粘在葉芽上,露珠晃動著,清風吹拂,眼看就要順著油綠的芽尖,滾落下去。

王靜怡低吟採茶歌:妹在瑤山煮茶等哥哥,倚門靜看長江水悠悠。

愛哥人善心腸好,慕哥人窮志不短,想哥想得發心痧,三魂六魄沒歸家;盼了一夜哥不來,咿唔哩,竹簫吹曲兩頭空,飛鳥棲青山,游魚潛江河,無故假裝誤良緣,就像楊梅開暗花;三月裡來百花香,山裡姑娘採茶忙,一蔸茶叢十八叉,春風發芽綠又青,一棵嫩芽一顆心,草上露水還沒幹;晨立路口遠望哥,挎上茶簍約山坡,若是遲到妹不等,花香自有蜂蝶戀;哥哥呀,上畈下畈勤插秧,姐妹們,東山西山採茶忙,插秧插得喜洋洋,採茶採得心花放;輕輕採茶像飛蝶,悄悄邁步像蜂舞,偷睃哥哥歡喜顏,哎呀嘞,天上雷公轟隆隆,專打哥哥昧良心。

她神態嬌柔,眉眼含羞,曲調輕柔,嗓音低沉。

情絲繞心織成結,憂愁成河飄相思,一片片桃花隨水流,流向何方?一朵朵蝴蝶拆翅伏,被誰撈起?山月不知心底事,望穿秋水映清影,夜微涼,花未央,耳畔蛙鳴亂聒噪,草蓬蓬,野徑斜,山雞一家在窩眠,松鼠飛,布穀叫,貓頭鷹躲著偷笑。

藏家人靜靜地聽著,神情凝重,默默無語。

對王靜怡的精神潔癖,及孤芳自賞,沒有嘲笑,只有悲憫,沒有嫌怨,只有包容,同情與體諒。

三分鐘之後,王靜怡倒入把杯醒茶,稍後斟進蓋碗,雙手奉茶,送到客人前,請君品嚐。

潔白如玉的瓷碗中,色澤金黃,重實如鐵,香味特異,濃烈撲鼻。

奶奶說:茶以悅己,亦待貴人。

柔媚無形,情淡如水,醇厚似茶,才是最好。

王靜怡捧杯在手,聳鼻輕嗅,湯色璀璨透亮,那似花似果,又似蜜的雅香,未飲已先醉。

她抿一口杯中的茶湯,濃醇回甘、柔軟明亮、同時又帶著鮮爽的口感。

入口純正原味,醇厚甘甜,順滑綿柔。

下嚥後,純正、優雅、舒適、沉穩、內斂、厚重的茶香,從腹底回湧而出,喉嚨、口腔,唇齒,無不感受到餘留的芬芳,低沉且纏綿,迷迭香嬈,沁人心脾,令茗者愉悅且沉醉。

藏鋒說:果然,泡了之後,色濃而回甘香甜,微香而小苦,確是好茶葉,名不虛傳。

細酌慢品,湯汁細膩滑潤,如醇似蜜,陳韻縈繞豐沛,層次豐富,又協調統一,生津持久,暖胃養胃。

真懂的人,不語,一瞥,相視而笑,不需說明,也不用明說。

茶香氤氳,禪意朦朧。

泡一壺茶,盡享一盞香,坐在靜謐的庭前,喝喝茶,賞賞花,看看書,聽聽音樂,或者邀幾位好友聚攏來談笑,偶爾激昂,間或沉思,沒有拘束,避免呆板,力求輕鬆生動,簡練雅潔,饒有趣味,以供應特殊時代的特殊需要的精神食糧,或吟詩作畫,觀雲捲雲舒,看落葉飄零,聽雨敲窗欞。

一道水,二道茶,三道柔美,四道甘甜,五道是精華,六道也不差,七泡有餘香,八道有餘韻,九道尤清爽,十道仍回味。

俗話說“茶養謙謙君子”,真正沉浸在茶文化裡面的人,品格都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喝茶的過程,能讓人卸下勞累,慢慢地從浮躁的功利心態裡沉靜,自省,去浮躁,品清清淺淺的苦澀,拂去心靈的厚厚塵埃,享受茶水的沉澱和洗禮。

儒家以茶修德,道家以茶修心,佛家以茶修性,如此耐心與精細,虔誠與繁瑣,不過為滿足清飲,享受茗歡。

藏鋒說:此茶,湯色澄紅透亮,氣味幽香如蘭,口感飽滿純正,圓潤如詩,回味甘醇,齒頰留芳,韻味十足,頓覺如夢似幻,彷彿天上人間,真乃茶中極品!王靜怡說:普洱茶,是其它茶類的終結者,六大茶類喝來喝去,喝到普洱茶,其它茶基本就喝不下去了。

爺爺說:酒是辣的,茶是澀的,咖啡是苦的,極樂之事,無不是苦中作樂。

藏鋒說:你愛的人,不一定願意為你付出,對你真正好的人,都是曾經給過你恩惠的人、幫過你的人。

那些你曾經對他們好的人,還以為你另有所圖,上趕著對人家好呢。

王靜怡說:你沒錯。

真的,你哪裡錯了?你一點錯都沒有!奶奶說:不吵不鬧,不得到老。

一家人嘛,怎麼吵都不會真分手,怎麼鬧都不會真絕情。

爭吵一輩子,忍耐一輩子,吵不離,罵不散,打不走,這才是夫妻。

爺爺說:“情”這個字,左為“心”,先得動心,右為“青”,意味著彼此“青睞”,互相欣賞。

你們說,是不是這個理?王靜怡說:鋒哥成熟,沉穩,智慧,能幫我解決實際生活中,遇到的所有難題,但這個是激情的佔有,不是愛。

藏鋒說:你太清醒,也太無情。

王靜怡說:你太霸道,我一直以來得到你的保護,但換句話說,你也一直想控制我,希望把我改造成你需要的賢妻良母模式,對你俯首稱臣,百依百順,也就是做木偶,任你擺佈。

藏鋒說:我是不專一,但你也不必讓我眾叛親離,被周圍人謾罵,唾棄吧。

你這不是報復,這是毀滅。

我將來還有翻盤再次成家的可能嗎?王靜怡說:你翻車,與我無關,是你經不起美女蛇的引誘。

藏鋒說:你把所有的事都瞞起來,不讓我知道,做得滴水不漏,讓我一直沉浸在童話般的狗血劇裡,卻不知大難將至。

王靜怡說:有因必有果,是你太貪!你以為自己是天王老子,什麼好處都想要,魚與熊掌兼得,賢妻與美妾相擁。

藏鋒說:看著我玩世不恭,看著我掉落陷阱,看著我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真t險!王靜怡說:原則不是我訂的,底線也不是我設的。

我看不看,說不說,它都在,是你視若無睹,踐踏了它,就會得罰。

藏鋒說:一起經歷了,這麼多事,哪能說忘就忘?你還真拿自個當外人!王靜怡說:我思想封建,我莫明其妙,我固執保守,我不可理喻,都是我的錯,都是我不好,你放過我,好不好?算我,求你了,行不行啊!爺爺說:你有能力作惡,卻傳播了善意。

你是那種逼急了眼,敢跟對方死拼的人,絕不是任人欺凌的軟骨頭。

王靜怡說:想在社會立足,要麼鋒芒畢露,要麼睚眥必報。

別人打我一拳,我肯定反攻,這是防衛,不是作惡。

但我絕對不傷無辜。

藏鋒說:有時候,就是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王靜怡說,沒人情味,不饒恕,不寬容,也是一種怕受傷的自我保護,像柔軟的哈蜊,往往需要堅硬的外殼來防衛。

爺爺說:你長得漂亮,又善良,但示弱,不敢抗議,對方覺得軟弱可欺,肯定會想撈一把。

一個人得手了,就會有第二個,這就是破鼓萬人捶,牆倒眾人推,一定要避免落入這種境地。

王靜怡說:英雄無善終,壯士無好死,美女多磨難,才子多坎坷。

大家也只不過感嘆世事無常,命運多舛,沒有福氣而已。

奶奶說:我養了一輩子家禽,看清了一件事。

不管是雞崽,還是雞婆。

開始是互相試探,互掐,互啄,尋找一個菜鳥。

只要有一隻被啄掉了毛,被撕出了血,然後群起而攻之。

王靜怡說:為公眾抱薪者,與賣薪商起衝突,他人明哲保身,志士必被擊斃於風雪。

藏鋒說:哪怕是隻仙鶴,所有的雞都攻擊鶴,也不互咬了,也不互啄了,目標極度統一,直到把這隻鶴弄死。

爺爺說:其他雞都毫髮無傷,因為都欺負它一個,鶴慘死,也阻止不了下一輪爭鬥。

決鬥出頭領,也出祭品。

在渾濁的陰溝,清白就是罪責,在骯髒的雞場,驕傲就是挑釁。

藏鋒說:即使傷口有裂隙,也要掩藏著,來人不會幫你包紮,只會撒鹽。

任何交往都與利益相關,沒有好處,沒人幫你。

奶奶說:有一隻母雞,總是被欺負,我把它隔離開,想它下蛋呢。

千算萬算沒想到孤獨把它搞瘋了,自已撞死了。

王靜怡說:有意照顧,反而變成無心傷害。

藏鋒說:無論別人關沒關門,桌上是否有財寶,你都不會去拿不義之財,甚至還能幫助關上門。

你這個朋友,我交定了,休想甩掉!爺爺說:一家女,百家求,一兔跑,百人追,是因為名分沒確定啊!藏鋒說:真愛一生,只有一人,擁有時不珍惜,失去時才後悔莫及,真正經歷過這種人間慘劇的人,每每想起,就恨不得去死。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