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批踢踢>歷史>水煮後周> (十三)真假詔書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十三)真假詔書

天王蓋地虎,寶塔鎮河妖。

孟業和郭崇威接上了頭,對上暗號之後,確定對方是自己人。

孟同志,終於盼到你了,請問中央有什麼指示?

我們中間出了叛徒,他就是那個看上去非常老實巴交的郭威,首長命令你幹掉他。

孟業拿出密詔交給郭崇威,鄭重其事的叮囑他。

老闆信任你,才讓你做這件事。

別人想向老闆表達忠心,老闆還瞧不上。

出手一定要快準狠,就像宴席上搶奪那個人人垂涎三尺,唯一的雞屁股一樣。

事成之後,老闆必有重賞。

郭崇威接過密詔,沒有立即行動。

因為他沒有頭腦發熱,而是靜下心來考慮該不該奉詔,除掉郭威。

這件事只有兩種結果,一是奉詔,二是抗旨,沒有第三條路可以走。

老闆為什麼要選中我,難道我該死嗎?我的印堂發黑,面像很倒黴嗎?奉詔還是抗旨,該如何選擇?我真是太難了!

局勢緊張,時間緊迫,郭崇威沒有時間以淚洗面,經過縝密的分析,又得出結論。

奉詔也是兩個結果,一是幹掉郭威,二是被郭威幹掉,似乎第二個結果的可能性更大。

既然如此,那麼就把這個燙手的山芋交給郭威,讓他自己去面對劉承祐。

是打是殺,你自己看著辦吧!從這一刻起,郭崇威已經選擇背叛劉承祐了。

郭崇威面見郭威,拿出密詔。

領導,老闆要我幹掉你。

郭威看完密詔,神情安之若素,連眼睛皮子都沒有眨一下。

轉過身去,背對著郭崇威。

我準備好了,你動手吧。

無論你使用降龍十八掌還是九陰白骨爪,我都不會還手。

郭崇威當然沒有出招,而是獻出了真心。

我崇拜你,決定以後跟著你混。

郭威這才恍然大悟,原本你早就崇拜我了,因此取名為‘崇威’,看來你很有先見之明。

好吧,你我有緣千里來相會,而且你又這麼上道,我收下你這個小弟了。

事不宜遲,郭威當即召集親信心腹開會,韓通、李筠、王溥、魏仁浦、王樸、柴榮、李重進等人陸續來到會場。

好像少了張永德,難道他聽到什麼風聲,提前逃跑了?原來昭義軍節度使常思過生日,郭威安排他送禮物去了,因此不在家。

知道真相之後,大家群情激憤,劉承祐的屠刀已經架到脖子上了,不反抗絕對是死路一條。

如果反抗,說不定是九死一生,還有一線生機。

乾脆打回京師,把劉承祐從龍椅上拉下來,暴打一頓。

這個主意似乎不錯,但是沒有軍馬,如之奈何?

誰說我們沒有軍馬,不是還有天雄軍嗎?這支狼虎之師,一不要臉,二不要命,可比那些花拳繡腿的禁軍彪悍多了。

如果有一道假詔書,這個事情就好辦多了。

詔書有現成的,可是如何作假呢?那還不簡單,隨便找個大印蓋上去,不就化真為假了嗎?

郭威摸了摸口袋,拿出了鄴都留守的大印。

這不是巧了嗎,正好有一個大印。

大家說幹就幹,把留守大印倒著蓋在真詔書上。

如此一來,真詔書就成了假詔書。

大頭兵們只認識刀槍,西瓜大的字不認識一籮筐,幾乎沒有人能分辨詔書的真偽。

造反有風險,投資須謹慎!一旦失敗,身首異處,滿門抄斬,留下叛賊的千古罵名。

失敗的悲慘下場,可以參考李守貞。

既然風險如何之大,那麼這些人為什麼要鼓動慫恿郭威造反呢?

因為經過激烈的討論,大家得出結論,劉承祐濫殺無辜,已經失去了人心。

人心這個東西,看不見摸不著,但是卻十分致命。

喪失了人心的劉承祐,就像是在懸崖邊上裸奔一樣,只要一腳,就能把他踹下萬丈深淵。

一旦有適當的利潤,資本就會大膽起來。

如果有百分之十的利潤,資本就會保證到處被使用。

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潤,就會活躍起來。

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潤,就會鋌而走險。

有百分之百的利潤,就會踐踏法律。

有百分之三百以上的利潤,就會犯任何罪行。

這句話不僅適用生意場上,也適用於政治鬥爭。

造反可是一本萬利的大買賣,一旦成功,升官發財,加官晉爵,千古留名,萬世流芳。

拼上身家性命,也要嘗試一下。

大家都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碧空如洗,戰旗獵獵。

天雄軍數萬將士靜靜地等候郭威訓話。

郭威拿出了假詔書,舉到將士們面前。

這是皇帝陛下的詔書,皇帝說他睡不好覺,要我殺了你們。

不是殺一個兩個,而且斬草除根,一個不留。

為了配合郭威演戲,王峻一把奪過詔書,撕得粉碎。

如此一來,物證被銷燬了,再也沒有人能分辨真偽了。

我們為國守邊關,為國保家園,皇帝為什麼這樣對待我們?吃了瘋牛,得瘋牛病了嗎?將士們發出陣陣怒吼。

想想你們的前身是什麼?你們的前身是魏博軍,讓無數帝王和藩鎮心驚肉跳的軍隊。

不過我很仁慈,不忍心拔刀,你們都走吧,走的越遠越好。

所有的罪名,我一個人承擔。

這裡是我自己的家,我們哪裡也不去。

你是我們的領導,要為我們做主。

只要你們聽我的,我就為你們做主。

小皇帝昏庸無道,我帶你們回京師跟他講講道理。

王峻怕天雄軍不會真心真意賣命,為了深度捆綁,於是承諾搶劫一旬,一旬就是十天。

開封是天子腳下,最富庶的地方,遍地都是黃金,到處皆是白銀。

能夠搶劫十天,還不大發橫財?這時的三軍將士已經把仇恨拋到九霄雲外了,眼裡只有數之不盡的金銀財寶,甚至比郭威本人更加心急火燎。

雖然要造反,但是不能明說出來,否則在道義上就被動了。

郭威打起‘清君側’的旗號,帶領天雄軍將士,浩浩蕩蕩南下。

皇帝身邊出了奸臣小人,要把他揪出來,狠狠批鬥。

郭威留下柴榮鎮守鄴都,讓王樸輔佐他,自己則帶領大部分將士南下。

臨走之前告訴柴榮,一定要守住鄴都,因為這是唯一的退路了。

如果失去鄴都,連退路都沒有了,就將一無所有。

柴榮沒有說什麼豪言壯語,只是堅定的點了點頭。

告訴郭威,人在城在,城亡人亡,不要擔心鄴都。

經過鎮寧軍的防區,李洪義不敢阻攔,立即放行。

他雖然是李業的親哥哥,但是為人謹慎穩重,比李業這個紈絝子弟懂事多了。

王殷做的更加徹底,乾脆加入造反的隊伍,成了郭威的得力干將。

郭威起兵的訊息傳回京師,劉承祐卻沒有驚慌失措。

皇帝就是皇帝,果然氣度不凡,臨危不亂。

既然郭威已經出牌,豈有不跟的道理。

他做了以下幾件事,為了幫郭威堅定造反到底的信念,屠殺了他全家,滿門抄斬。

他的夫人、兒子郭侗、意哥,還有女兒。

柴榮的夫人,兒子宜哥,甚至襁褓中的孩子都死於非命。

緊接著又下詔,令各地節度使勤王救駕。

如果各路諸侯齊聚京師,天雄軍再驍勇善戰,也只是毛毛雨。

一切安排妥當之後,靜靜地等待郭威自投羅網。

郭威起兵的訊息傳得沸沸揚揚,就連深居簡出的李太后也知道了。

皇帝最近幹了這麼多驚天動地的大事,都和宰相商量過了嗎?你把郭家殺的雞犬不留,刀法挺好的啊!郭威是你爸的鐵桿粉絲,很早就跟著你爸混江湖了,跟咱們劉家還是有些感情的。

這件事確實是你不對,趕快給郭威道個歉,然後他的家人都按工傷死亡的最高標準賠償。

我再從中調停調停,大致沒有什麼問題。

李太后的這段話比較中肯,也是解決誤會的唯一途徑,但是劉承祐卻覺得忠言逆耳。

要我給郭威賠禮道歉,門都沒有。

郭威是叛賊,人人得而誅之。

我已經佈下了天羅地網,就等著他自投羅網。

郭威是條大魚,只怕你的魚網太小了,網不住他。

劉承祐見李太后嘰嘰歪歪,沒完沒了,吼出了那句流傳千古的名言:後宮不得干政。

他或許忘了,要不是當初母親勸諫,父親也不會輕而易舉奪取天下。

這個剛愎自用、忤逆不孝的傢伙,簡直欠抽。

李太后不是武則天,無法跨越這個千年古訓,嘆息一聲,默默回到後宮。

郭威進軍的速度極快,乾祐三年(公元950年)十一月十六日從澶州出發,二十日就到了京師附近。

劉承祐依然穩如泰山,因為最倚重最得力的臣子慕容彥超,以最快的速度趕到了。

慕容彥超是劉知遠同母異父的兄弟,某種意義上說,算是劉承祐的叔叔。

有這個叔叔保駕,還有什麼好擔心的?雖然不擔心,但是有些發愁。

按照慣例,開戰之前要預付工資。

沒有真金白銀,士兵們才不會給你賣命。

可是蘇逢吉把國庫當成自己家的錢庫,一分錢都捨不得拿出來給將士們發工資。

李業可不幹了,郭威喊出‘清君側’的口號,我就是他說的那個君側。

你不拿錢出來賞賜將士,分明就是過河拆橋。

聽到李業這番話,蘇逢吉想起了從前兩人甜蜜的時光,無可奈何,只得掏空國庫,賞賜禁軍以及勤王的地方兵。

由於家底不足,就是嫡系禁軍也只得到區區幾吊銅錢。

就這點錢,還不夠塞牙齒縫,居然想要我們賣命,簡直癩蛤蟆想吃天鵝肉——痴心妄想。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