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批踢踢>言情>種田之帶著靈泉發家致富> 第169章 論道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69章 論道理

郭言現在說是“仁和堂”的少東家,實際上卻是真正的掌舵人。

得益於郭家的經營和姑母的牽線搭橋,郭言成年以後跟遼城本地的藥行結親。

成婚以後郭言就正式的接管“仁和堂”,且成功在遼城站穩腳跟。

“夫君在笑些什麼”郭言的夫人劉氏被丫鬟攙扶著走過來。

“今日孩子可乖?有沒有鬧騰你?”郭言將劉氏從丫鬟的手裡接過來。

劉氏長相只能算清秀,再加上懷孕的緣故,整個人已經有些浮腫。

但郭言小心翼翼的將她扶到椅子上,好像對待什麼稀世珍寶一樣。

“一天天在肚子裡可皮了,像是在天天練武一樣。”

劉氏的語氣雖然恬怪,但手下的動作卻溫柔的撫摸著腹部。

“夫君你還沒說剛才一個人在傻笑切莫呢?”

劉氏雖看著溫柔,但早先卻是被當作守家女培養的。

劉氏的爹經營藥行,雖說不是數一數二的藥行,但也是家境殷實。

劉氏的爹孃青梅竹馬兩小無猜一起長大,成婚以後也是感情甚好。

唯一苦惱的就是子嗣,成婚三年才堪堪生下劉氏,此後幾年肚子一點動靜沒有。

迫於長輩和子嗣的壓力,劉氏的娘安排了幾房好生養的妾室。

可無論劉氏的爹怎麼耕耘,就是沒有子嗣誕生,時間一長也歇了心思。

想著就得一個閨女也行,以後招婿延續香火。

所以劉氏從小就跟著自已的爹在藥行裡摸爬滾打,一切都是按照守家女培養。

可天意弄人,在劉氏及笄的時候,劉氏的娘老蚌生珠,給劉氏生了一個弟弟。

有兒子延續香火,劉氏的爹孃就不能再把劉氏當守家女。

可這時候劉氏的年齡就比較尷尬,一般的閨女早在及笄之前就有相看的人家。

好的人家早有所屬,稍微次一點的人家,劉氏的爹孃又捨不得。

這時候郭言和他的“仁和堂”就進入劉氏爹孃的眼裡。

後來的事情自然順理成章,水到渠成。

兩個人成婚以後,郭言生意上的事情也會詢問劉氏的意見,而劉氏也往往能給出自已的看法。

於是郭言將這段時間的風風雨雨都一一跟劉氏敘述。

“有機會你一定要給我引薦沈溫,我真佩服她以女子之身打破束縛。”劉氏聽得恨不得引沈溫為知已。

“唉!也不知道她能不能過了這一關。”郭言還是有些擔心。

“你大可放心,她既然想開這個醫堂,這些情況的出現她肯定考慮過,說不定已經想好對策。”倒是劉氏對沈溫信心很大。

“不過為什麼好端端的要開醫堂呢?這可是吃力不討好的活。

你說她有織錦和成衣,背靠刺史府,什麼都不幹就有掙不完的錢。”

郭言還是想不明白,在他的印象裡,那個姑娘雖然聰明但不會多管閒事,同情心不過勝,做事情必有所得。

“你說她能從這件事情裡得到什麼呢?醫堂只是教人看病,前期投資還大。

這些學徒學會以後大部分也不會為她所用,都是衝著藥老和刺史府的名頭。”

郭言跟自已的夫人念念叨叨。

“非要有所圖嗎?說不定人家就是圖名不圖利。”劉氏所瞭解的沈溫都是從郭言口中聽說。

“不不不,你不知道她,她這個人只要實在的東西,不要花裡胡哨的。”

一時之間兩個人都沉默,郭言不知道自已為什麼這麼執著沈溫辦醫堂的目的。

他和郭家也屬於這個行業,他總覺得自已不弄清楚就會錯過什麼。

“藥老跟刺史府同氣連枝,你說的林博又是王氏的侄子,藥老出面刺史府默許,難不成是刺史府有什麼動作?”

劉氏雖不知道自已丈夫為何如此,但也努力給出自已的思索。

“來人!”

劉氏叫人進來,衝他耳語幾句。

“夫人你這是?”

“我孃家的藥行跟縣主手下的鏢行有過幾次生意上的往來,刺史和縣主夫妻一體,看看能不能從鏢行的動靜猜出來一些動向,”

不得不說劉氏的商業嗅覺很靈敏,最起碼比郭言更適合當掌舵人,不愧是被當守家女培養的。

等到來人回話,鏢行果然有異動。

“鏢行早在半個月前就秘密從南方運回來幾大船東西,雖說沒引起太多人注意,但幾大船不是小數目,總歸還是有人注意到。

我懷疑運回來的可能是糧食,那沈溫出面開醫堂的結果也顯而易見,她要的就是救人。”

“你是說要打仗?”郭言說完最後兩個字驚覺自已起一身的冷汗。

郭言不是一個蠢人,近幾年的形式,先是水軍操練,接著是徵兵,現在又秘密儲糧。

“如果真發生,那麼沈溫的意圖就比較好理解,有經驗的大夫總比臨時湊的人強。

不行,你和祖母跟娘回鄉下吧,不如就回青山鎮,離遼城遠還多山,如果真出事你們就往山裡躲。”

郭言被自已的猜想亂了陣腳。

“夫君我們不能動,刺史府如此秘密行事,就是為了不引起恐慌。

咱們拖家帶口的回去自然不是小動靜,如果訊息傳出去引起人心動亂,那我們萬死難辭其咎。

而且這只是我們的猜測,說不定還不會發生,就算發生,相信大人們早有準備。”

劉氏溫言溫語的安慰郭言,聽到劉氏的提醒,郭言也醒悟過來。

“那咱們現在應該怎麼辦?”

“咱們也多囤點糧食和草藥,沒發生最好咱們也不愁賣,發生了就是保命的東西。”

於是郭家和劉氏的孃家開始秘密的購入糧食和草藥。

而隨著醫堂招徒訊息的沸沸揚揚,連帶著各位學子也都入場。

如果說聞香榭是女子的場所,那麼狀元樓就是學子的聚集地。

“女子通文識字,而能明大義者,固為賢德,然不可多得;其它便喜看曲本小說,挑動邪心,甚至舞文弄法,做出無醜事,反不如不識字,守拙安分之為愈也”①

一學子針對遼城沸沸揚揚的醫堂招徒事情發表自已的見解。

“兄臺說的好!女人們只需要在家相夫教子,在外自有男子拼搏。”

“再說一幫女子出來跟一群男子共同學醫,實在有傷風化。”

一人說話,便有更多的人附和。

“可我覺得眾位兄臺說的話狗屁不通,妄讀聖賢書”說話的不是別人,正是從鹿門書院輪休的彥採。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