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批踢踢>歷史>華夏鼎世> 第八十四章 建功立業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十四章 建功立業

這算是曹操自出世以來,第一次身臨死亡。比之赤壁之戰不同,那時候主艦尤在,身旁的戰將還都拿著刀劍。可現在風沙之下,馬超竟然能認準曹操在哪裡,而曹操只能趴在地上,任由那弓箭在風沙裡來回飛起。曹操知道,今日若是老天爺不眷顧,那麼自己的命,就要留在這裡了!

“混賬,吾曹孟德今生今世戰勝的敵人何其多,哪裡會死在這裡?”正巧此時,曹洪牽著馬在風沙中尋找,身上已然是中了幾箭:“主公,主公。”

馬超被西涼人稱之為盟主,所以被人叫主公,除了曹營之人外,不可能是別人:“在這裡,在這裡。”

曹洪是曹操的本家人,算是最受重用的幾個人之人,和曹仁都是曹家響噹噹的人物。兩個人身居高位,曹仁更多的事在外領兵,曹洪更多的事跟著曹操,不是曹操的護衛,但勝似曹操的護衛。

“主公,趁著風沙大,趕緊回營。”曹洪把馬讓給了曹操,作為曹家人,曹操也是有說法的:“子廉,那你怎麼辦?”

“主公,曹家可以沒有我曹子廉,但絕不能沒有曹孟德。”曹洪此時已經把曹操給抬上了馬,自己則提著戰刀,直奔馬超而來。

這一次的羌族人,算是幫了馬超一個大忙,但羌族人比之馬超來說,就是個助手。在和曹操身邊的虎豹營突然對決的時候,羌族人第一次領略到了中原騎兵的戰力。遂而趁著黃沙彌漫的時候,羌族的幾千騎兵,竟然主動撤退了。

羌族人不傻,不能說精,只能說賊。這麼多年的亂世,羌族人當然知道有些事情是不能做的太過分的。就比如和中原人之間的對決,自己手上最多幾萬騎兵,還是所有的精銳了。而中原的騎兵雖然戰力不如自己,可數量龐大,可栽培性強,幾萬騎兵的陣亡,根本就不會傷及脛骨。

所以黃沙是個好時候,羌族人逐漸的脫離了馬超,讓馬超在進攻的時候,實在是沒有了辦法,剛剛衝出了黃沙後,就看到了那已經割須棄袍的曹操,成功的渡河而去。

曹操直到到了河對面,才敢回頭望去,之間原先一身錦白色的馬超,此刻被風沙彌漫成了暗黃色。再加上這一路殺來,風沙裡也有無數刀光劍影,要說一點傷痕都沒有,那是不可能的。

“錦馬超,這次你有羌族人幫忙,下一次,可就是孤家寡人了。”曹操嘿嘿一聲,那種老不要臉的樣子,讓毫無城府的馬超,是真的憤怒了:“下一次,下一次必殺你。”

風沙越是消散,馬超的西涼軍就越是危險,這樣的結局,馬超看著沙場上的戰局,多殺也有些感覺得到:“龐德,馬岱,撤回潼關。”

就這樣,大好的戰局,就這麼的被曹操解除,馬超很是鬱悶的時候,發現韓遂不見了。

韓遂不見,是因為韓遂的心裡正在生氣,想著曹操給自己的那封書信,字裡行間的意思都是此戰不要打,馬騰是因為馬超死的,現在雙方對戰,到最後絕對不可能是西涼人勝。還說所有人都寄希望於帝國的一統,西涼也是帝國的一部分,要是讓草原人或是西域人來統治西涼,願意嗎?

這種讓人思緒萬分的書信,其實就是用最簡單的話語,韓遂的文化程度不高,可也看得懂,想得明白。尤其是書信中還寫道,若是西涼的統治者是韓遂,一旦主動歸來,那麼涼州刺史的位置,就只有韓遂的了。

韓遂身為漢臣,又是這把年紀的人了,要說有什麼驚動天地的想法,那都是至少十幾年前的事情。現在的韓遂哪裡還有當年的想法,有的只有無奈,有的只有憤怒。無奈於為何這麼久了,都不見自己有所成就,為何自己這個歲數了,還要聽命於馬超的?

馬超和馬騰是決然不同的兩個人,除了韓遂和馬騰是同輩,相互之間互相欣賞,一起做事的時間又長,所以才會有所情誼。所說和馬超也有一定的感情,但這種感情是一定的,不多不少。往日裡合作是沒有問題,甚至韓遂還會以叔叔的身份,來輔佐馬超。

但請別忘了,這馬超如今可是有名的白眼狼,一旦有屬於自己的利益,是可以放棄自己的父親,是可以放棄自己的族群的。所以韓遂在這次決戰的時候,有了一種想法,那便是雙方進行消耗,最後讓自己得以安靜的投靠曹操。

有了這般考慮,十萬西涼聯盟軍,就至少有三萬有生的戰力。在風沙較大,戰力決然的時候,自然不會有什麼感覺。但等到風沙聽了,曹操跑了,打了十幾年仗的馬超,固然是有了屬於自己的想法。

“馬岱,去調查一下,這韓遂叔叔,是死是活。”馬超知道馬岱能明白自己的想法,一句話說完後,便讓馬岱離開了。

按照馬超的想法,這曹操如此謹慎的人呢,必然在戰爭之初,就已經想好了對戰的策略。不管是贏得還是輸的,最終韓遂都要在河畔對面埋伏。

但此時曹操已然走遠,逃跑的人不多,根本就不可能是韓遂按照自己的計劃而來的。雙方鳴金收兵的時候,羌族的族長親自其拿來告別,說了一些意味深長的話。

“孟起,你父親的事情,最好快些解決了,要不然下一次的支援,或許只有我一個人來。”羌族首領雖然狡詐,但也是對敵人。算是對事不對人,不是針對誰。

馬超也不是傻子,羌族人這次戰鬥不是很賣力,馬超原本還覺得是不是曹操的原因。現在羌族首領都說了,就等於說告知了馬超,自己的人不賣力,是因為馬騰的緣故。

“大哥,你說的話我記住了。”馬超也是無奈,就算是記住了又能怎麼樣?馬騰之死就是馬超一手造成的,現在已經開始吃苦果了,也沒有什麼辦法。

目送羌族首領帶著族群離開後,馬超呆呆的立在現場,不知道該如何去辦的時候,已經辦事回來的馬岱,忽然回來了:“大哥,你看看這個。”

馬岱拿來的,就是那封曹操經過塗抹的書信。上面的內容本就引得人們遐想,加之馬超現在已經對韓遂有了想法,看來看去,那一身怒火,就差直接殺入營帳裡,就此要了韓遂的命。

“此書信,從哪裡拿的?”馬超此刻的眼神,把馬岱都給嚇住:“在...在韓遂將軍的營帳裡。”

不知道經歷了多久多久,反正就在眾人都以為馬超真的動了殺心的時候,馬超睜開了眼:“一步錯步步錯,先回去吧,我...今夜找那韓遂叔叔,談談心。”

眾人心裡一鬆,潼關之戰就此解除,但雙方也知道,下一次就是拉鋸戰,誰的物資豐富,誰的戰意凌然,最終就能滅掉對方,讓對方徹底的成為歷史。

曹軍大營,這場仗實際上就是曹操輸了。準備了這麼久,自赤壁之戰後,雙方還是達成了這樣,這些都是武將們低著頭,實在是不敢直視曹操的原由。

“諸位,此戰,是敗了嗎?”曹操越是這麼問,其他人越是難受。身為虎痴的許褚,在這場潼關之戰上,已經算是立了功了。但就是這樣,許褚還是一句話都不敢講。

曹洪還是活著回來了,也是唯一一個敢於開口的人:“主公,此戰...確實輸了。”

曹操皺起了眉頭,看著所有人,忽然問了一個問題:“諸位啊,何為贏,何為輸?”

武將閉上了嘴,紛紛看向了謀士們,此時站在最前面的人是賈詡,可賈詡知道此戰看似輸了,但實際上沒有輸。而身後的楊修卻是覺得自己聰明無比,看透了曹操的想法:“主公,此戰沒有輸。”

一看是楊修開口,曹操立馬鬆開了眉頭,知道楊修說的肯定有道理,但絕對不是百分之百的有道理:“說說看吧。”

“主公活下來了,這就是贏了。”楊修本意是想把氣氛弄好,結果卻讓曹操怒罵了一頓:“文和,你說。”

要麼說將還是老的辣,賈詡是一路跟著曹操的,單單看著曹操此刻的表情,就能感覺的出來,曹操此刻不是生氣的。從而在極短的時間裡,賈詡把此戰雙方的利弊都給想了一下,最後得出了結論——此戰沒輸!

“主公,若是單論這次的戰鬥,咱們確實輸了。但要是論整個全域性,咱們不僅沒有輸,還有贏得漂亮。”賈詡的話,讓文臣武將都紛紛議論,楊修則皺著眉頭,不知道自己到底忽略了哪裡。

“文和,你接著說。”曹操的臉上已經有了笑容,那原本割掉的鬍鬚看起來好笑,但少了一截後,曹操的相貌,也年輕了不少。

很多在場的人,都是跟隨曹操許久許久的,現在看到彷彿剛剛步入中年的曹操一樣,那時候的曹操,是何等的氣派,是何等的感悟。所以將士們和謀士們,也紛紛的站直了身體,這就讓氣氛立馬的有了不同,曹操也受之感染,一時間有了想法:“說吧文和!”

“主公,諸位,這次戰局之後,馬超肯定領略到了我軍的戰法。各軍種的配合,也會讓馬超知道,咱們的戰力到底如何。而且最重要的,則是我軍對於西涼軍的看法,一定是會有所收穫。”賈詡的一席話,很多在場的聰明人都聽得出來。

“文和,你接著說。”曹操第三次說了讓賈詡接著說,可見曹操對現在的賈詡,是真正的認同了。

當初殺馬騰的時候,賈詡還很擔心自己今後的安危,所以這時候的賈詡,是非常重視這次的說辭的:“這次收穫,以我個人來看,有以下幾點。第一,那所謂的西涼聯軍並不是鐵板一塊,主公一封書信,就讓韓遂失去了戰意,整個戰局都不見蹤跡。第二便是羌族人貌似不怎麼盡力,也不知道如何,這個咱們可以再議。更重要的一點,便是西涼人擅長風沙之戰,若是沒有風沙,咱們的虎豹營,定能衝破西涼軍的陣營。”

這三點看似普通,但確實一場失敗戰局裡,所能體現出來的,曹操也覺得不管是韓遂還是羌族人,貌似都不想給馬超賣命,自己一定要好好的利用這點,最好就把韓遂給策反了。

“諸位,可以知道吧,這仗看似是咱們敗了,可涼州之戰,哪裡會這般簡單?所以咱們接下來要做的事情還很多啊,可別鬆了心。”曹操算是自我安慰,但也絕對是真心話,眾人聽聞之後,也突然覺得有理,心情逐漸的好了起來。

曹操已經基本把這段時間的戰局給確定了,也就是說涼州這個地方,已經算是曹操的了。而入川之後的劉備,也一改往日的低調,就此對劉章進行著書信往來。而三家相比,最為得以的,還是已經拿下了整個交州的孫權。

孫權是親臨交州的,當見到了上了年紀計程車燮後,孫權才真的知道,自己其實也不算小了。

“前輩,交州之地,就靠你了。”從拿到江東統治權的時候,孫權就一直陷入了被貴族桎梏的時候。但經過多年的研究,讓孫權覺得,其實被貴族桎梏,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這就跟做人一樣,做的不好,那就是桎梏,但若是做得好,那便是合作。多少年了,從夏世開始,就是這麼過來的,千年的經驗,哪裡是自己想破就能破的?

所以孫權妥協了,也認識到了貴族的重要性,所以乾脆就把交州給了士燮,讓其完全的進行統治。

其實不用孫權說,士燮所在計程車家,也一直都統治著交州,但現在有了靠山,統治權還歸於自己,士燮是做夢都能笑醒的:“主公,交州有我士家在,就不會有任何的問題。您的都城要換地方對吧?換在哪裡,我讓族人給你送些交州特有的黏土,那敷在城牆上,比之鋼鐵還要堅硬。”

身為東吳的統治者,又是進軍交州的負責人,孫權自然是對交州有過一些瞭解的。尤其是交州的黏土,孫權早就想試一下,現在士燮主動說了,那自然是不會放棄:“有你這話就行了,那麼何時派個人,去石頭城看看去?”

士燮也是老江湖,自然是知道孫權這花的意思是什麼。現在整個交州都交給了自己,身為整個東吳統治者的孫權,是決然不會放心的。哪怕是讓魯肅和呂蒙來,如此大的一個州郡,怎麼可能?

所以士燮也是聰敏人,知道孫權這麼問的意思,實則就是不放心自己,要一個人質而已。而那個人質,最好的自然就是自己的家裡人了。

“主公,吾兒善於用黏土,就讓他跟著去吧。”士燮直接把自己的兒子給交了出來,這可是讓孫權深感意外:“那...何時回來?”

“等到該回來的時候就回來,兒子繼位,孫子繼續為您服務去。”士燮的話語,徹底的讓孫權知道,自己收了一個絕頂聰慧的人了:“好好好,有你真好,真好啊。”

交州的合理納入,就等同於讓孫權徹底的沒了後顧之憂。所以在曹操入侵西涼,劉備入川的時候,孫權還要做兩件事。除了那石頭城外,就要對荊州另外的地方進行考察,若是條件允許,就真的要下手了。

孫權從交州歸來的時候,那一車車的交州黏土,從水路北上,書信也是一封接著一封,告訴著孫權如今石頭城的變化。

好像誰都是一樣的,都是想盡辦法,來讓自己最信任的人來做。曹操當初選擇的事荀彧,所以許都的建造,讓天子都覺得好。劉備那公安新城,是讓諸葛亮建造的,不僅速度快,入駐之後,整個荊南的治所,讓荊州都有了歸屬感。而石頭城的建設,孫權自然是魯肅。

魯肅不負眾望,知道黏土只是輔助的東西,這次是石頭城,從頭到尾都是石頭,般光了附近十幾座山的石頭,一定要做成最好的城池。

魯肅站在這個還是半成品的地方,是能遙望到海的。但魯肅知道,這個所謂的海,距離自己很遠很遠,但能望得到,就證明自己已經在入海口了。

在長江這條天險上,曹操是很難過來,現在有了交州,縱然是整個北方的勢力南下,南邊的東吳,也能找到辦法,好好的對抗一下。所以雙方之間,也有著無與倫比的配合,石頭城的建設,就是在其眼皮子地下的。

曹軍沒有辦法,只能看著這石頭城,一點一點的被擴建,一點一點的增高,一點一點的讓己方,沒有任何的辦法。

如今孫權歸來,魯肅鬆了口氣,吳郡的諸多貴族也早就做好了準備,反正是孫權在哪,己方就在哪裡。

孫權自從交州回來後,對整個東吳的貴族們,都換了一種臉色。讓貴族們都能感覺出來,曾經的牴觸沒了,有的只有親切,有的只有說不完的話,談不完的事情。

所以對比吳郡這個孫權自幼就經營的地方,眾人更喜歡這個新城石頭城。和諸多新城一樣,原來住在這裡的百姓們,搖身一變,就成了與眾不同的百姓。

那齊齊的吶喊,讓孫權得到了所有想要的榮耀。從赤壁之戰開始,就預示著自己的人生巔峰,正在一座山買過一座山。從赤壁之戰開始,孫權的名號,就徹底的在長江以南的地方,讓世人都知道江東的孫家人,可不僅僅只是一個江東猛虎孫堅,和一個小霸王孫策了。

孫權的名號是什麼,孫權自己是不知道的。所以孫權很希望別人能給自己一個名號,要讓自己成為真正東吳的主人。

“入城!”懷著一絲忐忑的思緒,孫權看著以石頭厚重累積的城牆,是那麼的雄偉。在城外接應的魯肅等人,也是說不出來的激動。尤其是魯肅本人,那三分天下的策略,如今已然形成了,等到石頭城真正的建好後,自己必將留名青史。

“子敬,辛苦了。”孫權的疑心很重,但對魯肅這人,是一百個放心,石頭城光從城外看,就有一種威武雄壯的樣子,那些普通的弓箭,根本就不可能傷到分毫。而一旦動用了大型的弓箭,距離太遠到了長江北岸的時候,就射不過來了。

“此城之地,當真是厲害啊。”原本孫權來過石頭城的時候,還覺得這就是個都城而已,而如今看在了眼裡,才能發現這石頭城是多麼的厲害,這石頭城的距離剛剛好,城牆的高度也不高不低。

給魯肅介紹了士燮之子的時候,魯肅也做好了準備,想把黏土的數量好好的計算了一下,在孫權入城的當日,就開始計劃如何利用黏土了。

夜宴開始,孫權把宴會的地點,放在了市井中。這是孫權有意拉攏今後在石頭城裡的新貴族,成為自己真正的幫手。所以貴族這種群體,在當下的孫權手上,已然是有了一個明確的地位了。

“諸位,石頭城雖然有所歷史,但若是叫石頭城,估計鄴城的曹操,和公安的劉備,多少會有些嘲笑。如今新城已在舊城築造完畢,你我想一下,到底叫什麼好?”

這種在百姓中尋覓名號的辦法,霎時間讓百姓沸騰。那些原來還覺得石頭城是個好名字,希望延續下去的百姓們,也是變了個方法,忽然就確定了對於孫權的認可。

無數名字都出來,但都不是孫權想要的,直到一個從未有過名聲,只是常年在石頭城裡居住的老人說了一句話的時候,就此才有了想法:“吳侯,祝您在石頭城,建功立業啊。”

“建功立業...老人家,你這話說的,當真在理。”孫權走上了城牆上,望著夜晚的可以望見的星星點點,望著那若隱若現的大海,最後確定了新城的名字:“建功立業,就叫建業吧。”

建業...所有人屏住了呼吸,知道這建鄴城的建立,就是今後東吳擴張的開始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