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批踢踢>其它>重返七零,回首人生> 第139章 燕京,我來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39章 燕京,我來了!

陳珂這次考了560分,被燕京師範大學錄取,他的父親今天也來到了現場。

他是城關鎮黨委書記,又是學生家長,同時也是學校巴結的物件。

此刻他就坐在主席臺上,在主席臺就坐的還有教育局領導和學校領導,還有縣委縣政府的代表。

毫無疑問,這絕對是宜城歷史上的大事之一。

一百多個大學生,就是宜城未來的核心,也許幾年以後,這些人就是他們的同事,他們自然是要關心一下的。

這種表彰大會還是一如既往的長篇大論,先是校長致辭,接著就是各位領導輪番上陣,探討教育事業的豐功偉績。

譚震和數百名大學生坐在下面,一臉茫然的聽著報告。

這種大會實在無趣,譚震聽的是懨懨欲睡,如果不是用雙手撐住,估計已經撲倒在地了。

“你什麼時候去?”,陳珂用手推了推懨懨欲睡的譚震。

“去哪裡?”譚震顯然還處在半睡半醒中。

“裝什麼蒜?我說的是去燕京報道的事情,怎麼…考上燕大尾巴翹上天了,哼…”。

陳大班長一臉的酸勁,像受了委屈的小媳婦一樣,在那裡喋喋不休。

譚震一臉鬱悶,本來想著去了燕京,再也不用忍受陳大班長的嘮叨了。

沒想到她居然報考了燕京師大,想到在燕京還要和這個“管家婆”一起呆四年,時不時的要受到她的騷擾,心裡免不了有些鬱悶。

好在畢竟是兩個學校,相隔也有一段距離,平時還要上課,即便想來估計也是時間有限,這麼想心裡又舒服了很多。

“早一點走吧,通知書說是9月1號到學校報到,我看25號去吧,坐火車還要兩天兩夜呢”,譚震想了想回答道。

“那很快了,還有不到10天,那你記得叫我,要不然,哼…”

陳大班長管家婆的毛病又犯了,她用手掐了掐譚震的腰間。

“絲…”,譚震忍不住倒吸了一口涼氣,這小娘們也太狠了。

可惜這是大眾場合,要是在房間,呵呵…

學校的表彰大會在領導和老師的輪番講演後結束,接下來是同學們的自由發揮時間。

交換聯絡方式自然是最為常見的,或許是告別在即,在參觀熟悉的校園時,又多了一絲惆悵和相思。

平時一起嬉戲打鬧的同學,也是神色各異,考上大學的自然是興奮和期待之情不予言表。

沒考上大學的,拿著高中畢業證沉默寡言,即使有些交流,也是寥寥幾句,這就是現實版的人生百態。

從此刻起,同學之間已經橫了一道巨大的鴻溝。

一邊是考上大學的,一邊是拿著高中畢業證回家的。

不管你願不願意,現實就是這樣,文化和工作的差異造就了你的朋友圈。

從學校回來,譚震驚奇的發現,自已的口袋裡居然莫名的多了一些小紙條。

他甚至不知道這些小紙條是什麼時候塞進他口袋的。

他看了看,同班的一個沒有,全是下一屆高三班的學妹寫的。

寫的也很“詩情畫意”,大意就是以後要常來常往,學妹期待著你的來信。

他苦笑一聲,將這些紙條默默的裝進了信封,塞進了書桌。

對不住了!學妹!哥哥真的做不到!

學校的報到時間定在9月1號,譚震決定提前進京,順便熟悉一下那裡的環境。

陳大班長似乎擁有天生的領導能力,幾個電話就把考上燕京院校的大學生們召集到了一起,約好在8月25號一同進京,也好一起相互有個照應。

時間過得很快,一轉眼到了進京的日子。

一大早劉英就起來收拾,衣服褲子毛巾襪子塞了一大堆,水果和吃的東西也弄了一大包。

如果不是路途遙遠,估計她還會燉上一鍋老母雞,讓譚震在路上慢慢吃。

依著譚震的意思,什麼也別帶,就一身衣服,其他的到燕京再買,沒想到剛一提出來,就遭到了劉英的爆錘。

她認為這種敗家子的行為不能慣著,堅決要多帶一點東西,免得譚震燒包浪費。

於是譚震的赴京之行多了幾個大包裹,還是沉甸甸的那種。

本來依著老三叔的意思,是要親自護送譚震到燕京去的,但是譚震拒絕了。

有那麼多同學一起同行,安全到達燕京是肯定沒問題的。

要是老父親跟他一起上京,他一個人再坐著火車回來。

想想,數千公里的長途旅程,一個老實巴交的農民,在“危機四伏”的火車上,譚震心裡著實有些不放心。

要是在回來的路上,出點什麼事情,他一輩子都無法原諒自已,所以他乾脆拒絕了老三叔的護送請求。

就連送他去火車站,譚震也拒絕了。

兒行千里母擔憂,雖然理解父母的心情,他還是不想在分別的時候,看到父母傷感的樣子。

他提著幾個大包裹就出門了,走出了很遠,他還能看見兩位老人站在大門口,向他揮著手…

因為大家約好了在學校門口集合,所以譚震提著包就直奔一中去了。

這次進京的幾個同學中不乏背景深厚的,考上燕京郵電大學的王凱是鐵老大家屬。

一個電話就把幾個同學的火車票全部解決了,還都是臥鋪!

要知道那個年代買臥鋪可是要介紹信的,沒有達到一定級別有錢也不行。

據此推測,王凱家裡肯定不簡單,起碼也是個幹部家庭,不然不可能一個電話,搞定別人想方設法都搞不定的事情。

不僅如此,他家還為這次出行提供了便利,安排了一輛大巴車送他們去火車站。

宜城沒有鐵路,需要先到市區火車站,也就是程市站上車。

有時候譚震真的很佩服這些人,這種人天生就是做官的料,很善於官場上的那一套。

像譚震他們這些大學生,將來畢業以後可都是國家包分配的,可以說只要是從政,前途絕對不可限量。

這種惠而不費的“投資”簡直太划算了,既讓這些大學生記住了自已的恩情,又無形中給未來的接觸埋下了伏筆。

譚震到達的時候,一輛白色的大巴車已經停在了學校門口,同學們也在陸續的趕來。

他們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看的學校裡面的同學們滿滿的羨慕。

這次進京的同學有15個人,這其中也包括部分家長,除了譚震他們“三人團”。

還有陳珂,陳夢,王凱,還有考上燕京人民大學的李思雅和考上燕京醫學院的董小慧。

四個女生,四個男生,有家長甚至開玩笑的說可以考慮組成一對了。

在與家人的灑淚告別後,大客車離開了宜城一中,向市區的火車站駛去。

宜城和市區火車站並不遠,也就一個小時的路程,很快他們就到了程市火車站。

王凱家安排很貼心,他們15個人剛好四個套間,而且還就在相鄰的四個房間,這也讓譚震感嘆權勢的“魔力”。

如果沒有王凱家的幫助,憑他們估計只能買到去燕京的硬座,要坐在座位上待上兩天兩夜,生生“熬”到燕京。

“三人團”分到一個房間,房間有四個床鋪,還加上了李爸爸。

火車啟動的時候,有那麼一刻的沉悶,是離別的惆悵和鄉愁。

可是年輕的心總是充滿激情的,只是一會兒工夫,車廂又開始了歡聲笑語。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