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批踢踢>言情>三國我成了諸葛亮> 第4章 馬謖說服王平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章 馬謖說服王平

主動出擊?

王平聞言一驚,從接到鎮守街亭的任務起,他一直想的都是如何加強防守,如何將魏軍擋在營寨之外,根本沒有考慮過主動進攻的問題。

馬謖提出主動出擊,王平這才意識到蜀軍當下能做的不只是被動防守。

懷著一絲好奇,王平問向馬謖:“不知馬參軍打算如何主動出擊?”

馬謖望著隴山方向回道:“我準備率領一部精兵在魏國援軍的必經之路上設下埋伏,儘可能重創和遲滯魏軍。”

“這個法子不錯,只是……”

“只是什麼?”

“這樣做太冒險了,張郃不是易與之輩,我軍如果伏擊失敗,很可能要全軍覆沒。”

“戰場上要想取勝,冒險那是在所難免,我們現在的選擇不多,與其被動挨打,不如主動出擊。”

“馬參軍所言雖然有理,可馬參軍之前未曾親自領兵,如何有把握……”

王平的話雖然沒有說完,但馬謖卻明白他的意思:“王偏將無需太過擔憂,我之前雖然沒有親自領兵,但跟隨諸葛丞相南征北戰多年,耳濡目染之下並不缺乏實戰經驗。”

王平回想了一下馬謖過往的經歷,點頭道:“馬參軍足智多謀,參與的戰事不少,確實不缺乏實戰經驗。”

王平說到這裡略一停頓,然後問道:“馬參軍準備率領多少兵馬前去伏擊?”

馬謖比了個手勢回道:“三千人馬即可!”

“三千?這是不是太少了?”

“兵在精而不在多,如果能出其不意伏擊魏軍,加上有元戎弩相助,即便只有三千人馬也能順利完成任務。”

“馬參軍既然有把握,那就按馬參軍說的辦!”

接下來,馬謖在王平的協助下挑選精銳騎兵三千,並配上五日口糧、三千具元戎弩以及大量弩箭。

元戎弩又稱諸葛連弩,是由諸葛亮親自指導研發的,可以連續發射十支弩箭的單兵弩機。

由於使用的是八寸鐵桿弩箭,元戎弩不但可以連續速射,殺傷力也頗為驚人。

馬謖有把握成功伏擊魏國援軍,信心來源之一便是這三千具元戎弩。

一切準備妥當,馬謖率領三千騎兵離開五路總口,沿著隴坻道往東疾馳。

按照馬謖的計劃,三千蜀軍將在隴坻道入口附近尋找一兩個好地方設下埋伏,然後利用地形優勢對魏國援軍展開伏擊。

就在馬謖率軍離開五路總口沒多久,黃襲面色陰沉地找到王平詢問:“馬參軍為何率軍離開?莫非他想要臨陣脫逃?”

王平皺著眉頭回道:“黃裨將不要胡亂猜測,馬參軍之所以率軍離開,那是要伏擊魏國援軍為我們加強街亭防禦爭取時間。”

黃襲卻是不信:“馬參軍手無縛雞之力,之前又不曾親自領軍,怎麼可能完成如此重要的任務?”

王平耐著性子解釋道:“黃裨將不要小瞧馬參軍,他的謀略可是連諸葛丞相都時常稱讚,至於實戰經驗,馬參軍也並非完全沒有,蜀漢開國後的歷次大戰他可都參加了。”

黃襲有心反駁,但沒有找到有力論據,只能咳嗽兩聲轉移話題:“不管怎麼說,馬參軍帶兵主動出擊終究還是違抗了諸葛丞相的軍令,為了避免釀成大禍,王偏將應該儘快把實情告知諸葛丞相。”

王平看穿了黃襲暗藏的禍心,冷著臉回道:“馬參軍雖然是個文弱書生,但卻有膽氣為了蜀國拼命,你作為貨真價實的武將,為何想的總是躲在後方暗箭傷人?”

“你……哼!”黃襲見王平不願配合,氣得拂袖而去。

黃襲離開後越想越是鬱悶,當即修書一封給魏延,大概意思是:馬謖違抗諸葛亮的軍令,先分兵屯於南面孤山,後又帶兵主動出擊,街亭必定失守,馬謖難逃一死,魏延應該抓住機會以救世主的姿態解救街亭蜀軍。

王平這時也在寫信,寫的物件是諸葛亮,他將街亭地形繪成圖本並將馬謖所做的努力客觀上報。

王平與馬謖共事的時間雖然不長,但不知不覺間已被馬謖折服,他不希望馬謖被小人暗算,也不希望馬謖被諸葛亮責罰。

距離街亭約寞一百二十里處,一支數萬人的大軍正風塵僕僕地趕路。

為首將領身穿黑色豹紋鎧甲,手持雲影槍,坐跨黑色駿馬,正是魏國右將軍張郃。

因為山路難行,加上日夜兼程趕路,張郃麾下騎兵個個氣喘吁吁,滿臉疲憊。

騎兵尚且如此,隨行的步卒更是臉色蒼白,雙腿顫抖,看他們這架勢,只怕風吹大點就能將他們颳倒。

副將戴陵見魏軍將士狀態不佳,當即向張郃建議:“張將軍,將士們日夜趕路實在是太累了,不如停下來稍作歇息,等恢復體力再加緊趕路。”

張郃望了望街亭方向,搖頭道:“間軍司的同僚付出巨大代價調換蜀軍情報,這才為我們爭取到了馳援隴西的時間,我們豈能辜負他們的付出?再說了,我們早一點趕到街亭,蜀軍就會少一些佈防時間。”

戴陵聽了後,面色凝重地說道:“張將軍所言雖然有理,但以將士們現在的身體狀態,即便咬牙趕到街亭也成了強弩之末,如此不但無法擊敗蜀軍奪取街亭,自身也會面臨覆滅的危險。”

張郃聞言沉默了。

經過再三考慮,張郃鬆口道:“步卒需要攜帶糧草輜重,可以稍作歇息再趕路,騎兵有戰馬代步無需多作休整,你去傳我軍令,騎兵即刻隨我殺向街亭。”

戴陵明白時間的緊迫性,快速前去傳令。

魏軍匆匆趕路的同時,馬謖率領三千蜀軍騎兵也在馬不停蹄地趕路。

三月十八日清晨,馬謖率軍來到隴坻道入口附近,經過一番仔細探查,馬謖發現一處頗為隱秘的山谷,當即把戰馬藏在了那裡。

緊接著,馬謖又開始尋找適合伏擊的地點。

在馬謖的印象中,張郃這人有勇有謀,很有能力,如果設伏做不到出其不意,很有可能被張郃識破。

馬謖隨著斥候認真細緻探查,不敢有絲毫的大意,在耗費一個多時辰的時間後,馬謖終於找到了兩個理想的伏擊地點。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