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批踢踢>其它>全球神話記錄者> 第29章 神話中的英招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9章 神話中的英招

神話中的英招

英招,馬身而人面,虎文而鳥翼,徇於四海,其音如榴。

——《山海經·西次三經》

在浩如煙海的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英招算得上是一個頗為奇特且有些神秘的形象。有關它的記載,最早且最詳盡的見於《山海經·西次三經》:“槐江之山……實惟帝之平圃,神英招司之,其狀馬身而人面,虎文而鳥翼,徇於四海,其音如榴。南望崑崙,其光熊熊,其氣魂魂。”儘管後世的許多著述都或略或詳地引述了上述文字,然而關於英招的具體內涵及其在中國神話體系中的位置,卻歷來聚訟紛紜,莫衷一是。

關於英招的形象,古籍中的描述可謂簡單明瞭,然而就是這幾個字,卻給後世的讀者和研究者留下了無限的想象空間。馬身、人面、虎紋、鳥翼,集合瞭如此多的動物特徵於一身,使得英招的形象顯得既詭異又神秘。或許正是因為這一形象過於奇特,所以在後來的許多志怪小說中,我們都不難發現它的影子,如《博物志》中的“神馬”,《拾遺記》中的“飛馬”等等。

在《山海經》的神話體系中,英招是槐江之山的山神,又是天帝的守園之神,其主要職責是“徇於四海”,即負責巡視天下,它的形象也“徇”及四海,天下莫不敬畏。在這裡,英招儼然是一位威嚴而神聖的天神形象。

然而有趣的是,就在《山海經》成書不久之後,英招的形象在另一部方術著作《穆天子傳》中卻發生了“顛覆性”的變化。《穆天子傳》記載,周穆王西遊崑崙,在黃河之畔的積石山上見到了英招。但此時的英招已非《山海經》中那位威嚴的山神和天帝的使者,而是變成了一位熱情好客、能歌善舞的女子。當週穆王的車隊到達積石山時,英招以“妻妾之群”的身份出現,並與周穆王互贈詩歌、結為兄弟。在這裡,英招的形象完成了由莊嚴神聖的天神向溫婉可人的女性形象的轉變。

《穆天子傳》對英招形象的改造並非毫無根據。據《史記·趙世家》記載,趙國的先祖造父因善御而得到周穆王的寵幸,被賜以趙城,從此有了趙姓。而造父之所以得到周穆王的賞識,正是因為他在一次隨周穆王西遊崑崙的途中,為周穆王駕車“追之於西王母之邦,得玄狐、白狐,以獻於王”。造父為周穆王駕車西遊崑崙的故事顯然來源於《穆天子傳》,因此我們可以推測,《穆天子傳》的作者很可能是趙國的史官,而書中英招的形象也很可能就是根據趙國始祖造父的妻子或女兒來創作的。換言之,《穆天子傳》實際上是將周穆王西遊崑崙的故事“本地化”了,而英招形象的變化,正是這種“本地化”策略的直接結果。

然而,《穆天子傳》的作者為何要對英招的形象進行如此大的改造呢?這恐怕與當時的社會背景和文化心理有著密切的關係。在先秦時期,西王母的形象已經完成了由凶神向吉神的轉變,並逐漸演變成為一位威嚴的女神。與此同時,崑崙山作為西王母的居所,也被賦予了至高無上的地位,成為神仙所居的“洞天福地”。在這種情況下,周穆王西遊崑崙的故事自然也被蒙上了一層神秘而吉祥的色彩。而英招作為這個故事中的女性形象,其形象的變化也就不足為奇了。

在《穆天子傳》中,英招的形象雖然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她作為女性的特徵卻被更加突出了。無論是“妻妾之群”的身份,還是與周穆王互贈詩歌的情節,都顯示出她溫柔、多情、才華橫溢的一面。這種女性化的英招形象對後世的文學創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例如,在後來的許多志怪小說和戲劇中,我們都可以看到類似的女性形象,她們美麗、善良、多情,具有強烈的人情味和世俗色彩。

總的來說,英招作為一個神話傳說中的形象,其內涵和意義在不同的時代和文化背景下發生了不同的變化。從最初的威嚴天神到後來的溫婉女性,英招的形象經歷了一個複雜而漫長的演變過程。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可以看到中國古代神話傳說的多樣性和豐富性,以及人們對自然、宇宙和生命的不斷探索和想象。

然而,儘管英招的形象在不同的文獻中有著不同的表現和解釋,但我們仍然可以從這些不同的描述中找到一些共同點和線索。例如,無論是在《山海經》還是《穆天子傳》中,英招都與“巡視”、“遊歷”等動作相關,這可能與古代人們對於山川神靈巡視天下、保佑萬民的信仰有關。在《山海經》中,英招是“徇於四海”的山神,而在《穆天子傳》中,英招則是以女性的身份出現,與周穆王一起遊歷西方,這些情節都反映了古代人們對於山川神靈的崇拜和敬畏。

此外,英招的形象在不同的文獻中也都與“馬”有關。《山海經》中描述英招“馬身而人面”,而《穆天子傳》中則提到造父為周穆王駕車西遊。在古代文化中,“馬”常常被視為一種神聖的動物,具有快速、靈活、強健等特質,因此也常被用來象徵英勇、迅捷和力量。英招形象中的“馬”元素,可能也反映了古代人們對於這種動物的崇拜和敬畏。

除了上述的共同點之外,英招的形象在不同的文獻中還有一些獨特的特徵和意義。例如,在《山海經》中,英招的“虎文而鳥翼”形象可能暗示著它具有威猛、神秘和超凡的能力;而在《穆天子傳》中,英招的“妻妾之群”身份和與周穆王互贈詩歌的情節則顯示了她的多情、才華和溫柔。這些不同的特徵和意義可能反映了不同時代和文化背景下人們對於英招形象的不同理解和想象。

綜上所述,英招作為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一個獨特形象,其內涵和意義在不同的文獻和時代中經歷了複雜而豐富的演變。從最初的威嚴天神到後來的溫婉女性,從馬身人面到虎文鳥翼,英招的形象不斷地被人們賦予新的內涵和意義。而這些不同的形象和特徵也為我們提供了更多瞭解和想象中國古代神話傳說的空間和可能性。

在今天看來,英招的形象雖然已經遠離了我們的日常生活和信仰體系,但它作為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一個重要形象仍然具有著重要的文化和歷史價值。透過對英招形象的研究和解讀我們可以更深入地瞭解中國古代人們的信仰、文化和審美觀念同時也可以為我們今天的文學創作和文化創新提供更多的靈感和啟示。

因此我們應該珍視這些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形象和故事讓它們在現代社會中繼續發揮著它們獨特的價值和作用。同時我們也應該以開放和包容的心態去理解和解讀這些形象和故事讓它們在不同的文化和歷史背景下煥發出新的生命力和魅力。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