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批踢踢>歷史>華夏鼎世> 第九十一章 單刀赴會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十一章 單刀赴會

現在這個世代,誰還會問天子如何?所有人都知道,如今是曹操孫權劉備的天下,即便是曹操的兒子曹丕,說話做事,也比之劉協來說,多了不少的權勢。如今伏皇后主動赴死去了,劉協哪怕是豁出去性命,也絕對改變不了任何的事情,所以漸漸的,世人是真的忘記了帝國還有個劉協,這世代,還是漢世!

曹操的封地,在冀州十個郡裡,而鄴城也在冀州,也就是說曹操的大本營,已經徹底的從兗州到了冀州了。這就讓曹操對於南下的雄心再次雄起,也讓好不容易可以休息一下的孫權,又處於了極度疲憊的時候了。

“子敬,當真沒辦法了?”已經搬到了建鄴的孫權,基本上站在城樓上,就能看到對面的一切。那隔著長江就有所不同的地方,讓孫權知道,此生若是渡河不過,那麼自己在史書上的記載,終歸就是一個偏安一隅的家臣而已。

可孫權相當皇帝啊,就是那個可以斬殺一切的皇帝:“子敬,上一次諸葛瑾就無功而返,現在益州已經是劉備的了,那麼荊州的地盤,該還了吧?”

孫權對於荊州的地盤,還是念念不忘,畢竟益州之大,不亞於揚州交州,一旦劉備坐穩了益州,依據荊州的水路,便可以直接下了長江,後患無窮。所以孫權要當初劉備借的荊州了,這次拿不回來,今後更是更是拿不回來。

魯肅如今是孫權之下那絕對的二號人物,算是軍政大權在握。當年的周瑜是給絕對的鷹派,不管劉備多麼仁義,諸葛亮多麼瀟灑,反正只要是一切可以威脅到江東的勢力,周瑜就是一個意思——殺無赦!

其實到了現在,連魯肅都有些後悔了,後悔當年為何不一招殺了困於江東的劉備,而後聯絡西涼的馬超,來牽制曹操,己方擁有長江以南和幾乎整個荊州的地盤,哪怕是和曹操血戰了,也未嘗會敗。

“哎...吳侯,今日想來,還是大都督想的長遠啊。”孫權知道,魯肅說的事周瑜:“若公瑾還在,眼下就未必是這般場景了。”

周瑜給人的感覺就是無所不能,一切都在計劃之中,孫權忘不掉,當初第一次見周瑜的時候,自己才不過不到十歲的孩童。那個時候周瑜雖然年紀也不大,打孫權只要有事,就找周瑜,甚至覺得比自己的哥哥孫策都好用,一時間讓人稱謂,也讓人欣賞。

這些年周瑜的種種表現,也越來越讓孫權認為,只要長江以南有孫策在,那麼北方的曹操,就只能如同孫策一樣的雄踞北方,僅此而已。而江東南邊的諸多事務,都是太史慈在管理,儼然成了一個國中之國,但就是對此放心,孫權覺得有這兩位哥哥的親信在,自己焉有失敗的可能?

赤壁之戰贏了,贏得很漂亮,但除了一個草船借箭的事情外,都是周瑜的功勞:“那劃江而治的想法,子敬啊,也未必是不可行的。”

孫權知道三分天下是魯肅的想法,劃江而治是周瑜的想法,孫權敢當著這個在如今東吳,自己之下的第二人物說周瑜的好話,就是認定了魯肅此人的厚道,乃是真的厚道,不是假的,更不是裝的。

“所以說世事難預料啊,但畢竟事已至此,還是有緩和的,只是...”魯肅犯起了男,孫權更是知道這是什麼原由:“子敬莫慌,咱已經派了諸葛瑾再去了,這次去,會有收穫的。”

看著一臉茫然的魯肅,孫權就是喜歡這種調戲老實人的感覺:“子敬先回吧,容咱再想想。”

魯肅看著一臉歡笑的孫權,無奈的搖了搖頭,心想這孫權還是心大啊,根本就看不出來,這一切的手法,實則都在諸葛亮的手上算計著,哪怕是做了瞞天過海的事情,難道真的就能站得到便宜嗎?

離開了孫權的魯肅,憑藉著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就明白了孫權的把戲,便一路找到了正在收拾行囊的諸葛瑾,希望能從諸葛瑾的手上了解到一些自己往日裡看不出來的事情。

諸葛家族的三個人,能起最大的事諸葛亮,這是無疑的。但要掄起混的最好的人,怕是諸葛瑾才算是第一號了。所以諸葛家的人,至少在這個世代裡,是非常讓人關注的,當鄴城的府邸建造好後,便是絡繹不絕,車水馬龍。

“興霸將軍,你也在?”在魯肅的心裡,甘寧是個天不怕地不怕的人,也從未有過這樣送禮走人情的事情,可現在看來,還是自己有些小看了。

甘寧確實是來送禮的,也確實是送給諸葛瑾的,只是目的卻不是要拉關係,而是要跟著諸葛瑾一起,再去一次荊州。

在東吳的時間久了,哪怕是武將,都難免有所想法,知道東吳方針的人不少,這次諸葛瑾要去荊州做什麼事情,甘寧第一個站出來,也自然是有甘寧的原因。

賊人的名號,便是甘寧的名號。甘寧曾經是個賊,這是世人皆知的事情,但誰能知道,這個賊曾經也是個安靜的人,就如同巴蜀地界那稍微矮一點的盆地一樣,只要靜靜的待著,是很難讓別人知道的。

“在,來找子瑜先生,想在子瑜先生這裡,有那麼一個出路。”甘寧的個頭確實不高,用的兵器也是大刀,隨身攜帶下,就這麼揹著,如果有人敢小看這個小個子,那就要倒黴了。

魯肅一方面是厚道,另一方面也是謹慎,從來不敢小看任何一個人,呂蒙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對於甘寧,這個如今東吳最強的戰力,魯肅自然是要好好的品味其話語的:“謀個出路?還是跟子瑜謀出路?”

魯肅鬱悶了,這諸葛瑾就算是在東吳能通天,也不過是跟著孫權混的家臣而已。跟自己一樣,在東吳之地,不管混到了何時何地,最終都要跟孫權彙報,哪裡能自立山頭的?

“對,先生應該知道,咱甘興霸,乃是益州人吧?”甘寧見前頭送禮的人太多了,所以就找了個石階上,隨便的坐了下來。魯肅也不是個計較的人,大苦小苦經歷無數,緊跟著坐了下里:“這些子敬知道,那是興霸你,想回去了?”

“這...也不好說,益州出生,荊州待了些年,現在在江東之地,也算是半個家人了,也就是想回去看看吧,您說呢?”甘寧思鄉之情,估計是多年來在東吳裡,也是受了不少氣的。

這些跟隨孫策打天下的人,幾乎成了一個團體,即便是魯肅自己這樣的人,也決然沒有機會入得他們真正的內堂。一個張昭的一句話,就能讓所有人的努力付之東流,對於甘寧這樣身懷武力,但根本就沒有兵權的外人,很多時候連幾個偏將都無法制服。

“要跟子瑜去荊州,在荊州立足?”魯肅反應了過來,荊州在益州和東吳中間,也是個極為重要的地方,一旦劉備還了荊州的地盤,有甘寧在,確實是一種威懾。

“對,荊州本就是咱們的,借給劉備拿下了益州,也算是仁至義盡了,若是還厚著臉皮不還回來,那就真的不是那仁義的劉皇叔了。”正好這個時候,甘寧看到了諸葛瑾的管家正在尋覓到了自己,而後一個招手,讓甘寧有了反應:“先生也是要來子瑜先生這裡吧,一起嗎?”

“一起吧。”有張昭在,那麼偏離張昭的人,多少都有些願意合作的思緒,拉攏也好,抱團也好,都是魯肅願意親近甘寧的理由。

越走越近,管家這才看到了魯肅也在,趕緊前來招呼著:“原來大都督也在啊。”

“沒事,我和子瑜情如兄弟,管家帶路吧。”按照魯肅的意思,管家確實在前帶路。但這諸葛瑾的管家也是個人物,知道魯肅的心性,所以故意的放慢了腳步,每每遇到了一個達官貴人,在打完招呼後,都要故意的側一下身子,讓賓客看到魯肅。

甘寧原本還覺得走得慢,自己這個益州的人,個頭矮走得慢也就罷了,可這兩個大高個子的人,也是越走越慢。可當甘寧看著一個一個的人路過打招呼的時候,這才明白這裡面的諸多可以深思的事情,也不由得對所有的人都產生了敬佩,知道自己欠缺的事情,還很多呢。

魯肅也是個善於觀察的人,當走到內院管家離開的時候,便開口問了甘寧一個問題:“興霸,剛才那種見人打招呼,說話留三分的生活,你是不願意過的吧?”

這樣的生活,哪怕是八面玲瓏的人,也是會有一絲反感的,只是人人所在的位置不同,身為皇帝,自然要一生保持著這樣的心態,越往下者,越是簡單,最後到了平民百姓身上,那便只是生存問題了。

甘寧是很敬佩魯肅的,對於魯肅這突然的詢問,也想了很久才回道:“怎麼說呢,既然主動來找子瑜先生,就必然是奔著那名留青史而去的,哪裡有不利風雨便有所成就的,煩心就有些煩心,可也能應付,這點大都督放心,咱興霸雖然是個粗人,可也懂事,不會做丟了東吳人臉的事情。”

魯肅聽後長呼了一口氣,心想人才真的就是在自己身邊,這甘寧有著不不輸現世任何武將的戰力,卻也有這般感悟,真是難得:“走,子瑜等咱們呢,去吧。”

諸葛瑾在聽聞魯肅來了後,就認定了一定是跟這次去見關羽有關的,身為大都督的魯肅親自來,也一定不是走走過場,所以諸葛瑾先是把內院裡的人都給清理了,而後才把魯肅和甘寧請了進來,在一處偏僻但優美的地方聊著。

“興霸也來了?”諸葛瑾沒怎麼在乎過這些上戰場殺人放火的野蠻人,只是覺得跟著魯肅來,那自然是魯肅這邊的人了。對於張昭和魯肅的選擇,諸葛瑾也是毫不猶豫的站在了魯肅這裡。

“先生好。”甘寧就跟著魯肅的而身後,聽著魯肅和諸葛瑾的對話,也在思考自己的想法,該怎麼說,該什麼時候說。

魯肅和諸葛瑾的對話,無疑是這次去的原由,按照諸葛瑾的意思是,孫權的兒子孫登,也到了適齡的年紀,在東吳這個地方,自然是人人想把自己的女兒嫁給孫登的。只是孫權想著,自己的孩子也就那麼多,好不容易一個好妹妹也去了劉備那裡。

所以算來算去,最後孫權把想法,算到了關羽的頭上了。心想一個妹妹,畢竟是女流之輩,哪怕是帶著百名女侍衛去益州,那也是杯水車薪,根本掀不起什麼風浪來。而把自己的兒子,給關羽的女兒,至少荊州的事情好好說一些,這就是孫權的想法。

魯肅確認之後,還詢問了甘寧的想法,見甘寧沒什麼想法後,也就明白了這些關係了:“這個想法是對的,雖然那關雲長傲慢,但畢竟是吳侯的兒子,面子上也是要過得去。那麼子瑜,這次你去,要帶著誰?”

“誰?我一人不可以嗎?”諸葛瑾心想這又不是去打仗,還用帶著誰去?

“帶著興霸吧,算是有些保障,若是您一個人去,還是要被忽悠的。”從魯肅的嘴裡說出了忽悠兩個字,可見這上一次諸葛瑾的行徑,已經到了一種讓東吳人丟臉的狀況了,諸葛瑾老臉一紅,給甘寧拜見了一下:“那麼興霸將軍,這次就勞煩您了。”

“哎呀先生,過了過了,興霸就是為此事而來的,謝先生。”甘寧很容易的就做到了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便和諸葛瑾一路疾馳,帶著吳侯孫權的書信,朝著荊州而去。

在諸葛瑾和甘寧離開了建業半月的時候,一個夜晚而來,讓魯肅渾身打了個寒顫。想了許久魯肅都想不明白,自己到底是哪裡想不明白的,所以就站在院子裡走來走去,也不管微涼的溫度,逐漸的走出了內院,看到了外院的一些下人們,在聊著天。

魯肅隨便找了個地方坐了下來,反正外院的下人看不到就行了。而外院人的對話,也讓魯肅明白,凡是都有利弊的:“哎知道嗎,俺們村的那個老頭,剛娶了一個媳婦,就離開了,錢財家園,都成了那妖精的,你說這氣不氣人?”

“這有什麼,當初那老頭要娶妻的時候,就有人不同意,說在村裡有所置業,也絕對不是容易的事情,現在到頭來不聽話啊,到來了還這麼丟人。”下人們開始說的,都是碎碎的破事,正當魯肅不想聽,打算回去誰家的時候,聽到了一個下人說道:“哎...你們說說看,這次吳侯的事,能成嗎?”

“成?能成才怪,那關雲長是何等人?乃是天子親封的漢壽亭侯,不比咱們主公的官位低。再看看那關雲長的傲氣,就拍一個諸葛瑾去,豈不是找不自在?”下人們你一句我一句,說的天花亂墜的,讓魯肅心煩。

只是這種心煩,魯肅在躺在長踏上的一瞬間,有了另一種想法——若是此事談不成,孫劉聯盟,還能存在嗎?

算了算時間,魯肅覺得順著水路而走,估計現在也快到了荊州了,一旦談不成,哪怕是甘寧在,也未必能保住諸葛瑾的命。

瞬間被自己驚出一身冷汗的魯肅,連夜的穿好衣服,寫好了書信,在臨時召喚了幾個得意的下屬,交代完一些事情後,便找了輛馬車,拿上了所有的通關文書,奔著荊州而去。

大都督的連夜而走,那可謂是大事情,孫權在得知訊息的時候,已經是凌晨時分,太陽冒頭的時候了。孫權肯定不信魯肅會投降關羽和劉備他們的,但也怕出事,就命令斥候分出幾路,一路追上魯肅,一路沿途招兵買馬,悄悄的在荊州之地準備著。

魯肅想的很簡單,就是這次的聯姻,未必是能成的,多少年了關羽對於東吳之人的反感,讓這次的聯姻,多少是失敗大於成功的。所以換言之,一旦失敗了,就等於莫名其妙的在孫劉聯盟中,做出了意思裂痕,自己儘快的趕過去,最差的結果,也是要在翻臉的時候,好好的把荊州屬於東吳的部分,給拿回來再說。

和魯肅懷疑的一樣,關羽壓根就不喜歡孫權。總覺得這個長得和普通人不一樣的東吳人,或許就是葬送自己這邊人的存在,這時候聯姻了,今後下手,還能下得去手嗎?

“都說了不要了,你們怎麼還進來?”關羽在幾日前就見到了傳書,說諸葛瑾攜帶著東吳人最真摯的感情,來和關羽進行聯姻。在經過一番確認後,知道這是孫權的兒子要娶自己的女兒,關羽當即就反對,但還是留了一絲情面。

可現在諸葛瑾竟然一個人站在了自己對面,關羽連臉都沒有梳洗,心裡是越來越煩躁:“若是成了親家,那麼我大哥劉備,也就是你主公孫權的大哥了?”

此話一出,營帳內紛紛傳出了笑聲,諸葛瑾忍住了心態,畫了個笑容:“雲長,你我都還是為人臣子的,不能說這般挑釁之話吧?孫劉聯盟乃是我家主公和你家主公共同協作的事情,現在有這般好事在,哪裡有拒絕的理由?況且呢,這次的荊州兩個郡,也該換回來了吧?”

一聽這些話,關羽既有些炸毛了:“諸葛瑾,上一次你來就無功而返,這次就能有所收穫了?再者說了,若是你我兩家聯姻成了,這兩個郡就當嫁妝吧。”

能不能促成聯姻,倒是次要的,諸葛瑾這一次勢必要拿回借給劉備的荊州兩個郡,要不然再無功而返,自己在東吳,哪裡會有立足之地了?

“關雲長,你好生不懂事情,我和興霸而來,但單獨來見你,就是想用最真誠的心意,來促成你我兩家的聯盟,現在你這是在挑事啊。”諸葛瑾誤以為提出一個甘寧來,就能嚇住關羽,卻不知道這句話觸犯了關羽的眉頭,關羽就是一句話,徹底的讓孫劉聯盟中,產生了裂痕:“哼,虎女焉能配犬子?”

就這麼一句話,嚇得周倉都連連搖頭,就更別提諸葛瑾了:“關雲長,既然談不攏,那就不談了,三日後,敢來益陽交涉嗎?”

“滾!”關羽的一聲滾,徹底的葬送了兩個人的關係,走出公安的諸葛瑾也明白,這一次的戰鬥,是在所難免了:“甘將軍,到時候,看你的了。”

僅僅三日的時間,魯肅就火急火燎的趕到了益陽,在得知了一切訊息後,魯肅差點氣得暈倒:“不成就不成,也不能得罪那關雲長啊。還是我去吧,你去必然有所殺伐。”

最終在魯肅的努力下,二人把地點選在了龜台山,算是一箇中心的位置,魯肅帶著甘寧和幾百人來,在龜台山這個幾乎是四面環水的地方,魯肅還是很有信心的。

魯肅在書信上,把人數都給說好了,意思是你關羽也帶著幾百人來,這樣雙方來一場武鬥,己方的甘寧可以和關羽對戰,至於地下計程車卒如何,就看運氣了。

三人很快的到了,早早就在龜台山等候的魯肅,根本就不信關羽竟然只是帶著十人而來。躲在暗處的甘寧,也為關羽的行徑,多了不少欽佩,認為和這樣的敵人對戰,就算是輸了也是榮幸。

魯肅不想把事情鬧大,所以對於關羽這十幾號人,就沒有任何的反響,在通知了一番後,甘寧就退去了,自己則和關羽單獨的聊著。

誰也不知道二人到底聊了什麼,那龜台山上時常有著笑聲,也時常有掀桌子的聲響。但最後的結果,確實魯肅親自送關羽下山,一路上二人眉頭緊皺,可話裡話外,都透露出對對方的尊重。

“一個人,一把刀就敢來赴會,若是沒有當下的四分五裂,將軍在漢帝國中,必然是要有一番作為的。”魯肅看著一身青衫,面紅如棗的關羽,真的覺得世間有這等人物,就是帝國的幸運。

“你也不賴,走了。”關羽坐上了小船,和魯肅對視著,一點一點的遠離,一點一點的消失在了江水裡......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