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批踢踢>歷史>亂世英雄混世魔王> 第 30章 上官飛雲之治國論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 30章 上官飛雲之治國論

上官飛雲之《儒家齊家論》一、孝悌為本:齊家之基石,儒家齊家之道,首推孝悌。孝者,尊親之義,養親之行,敬親之心也。《孝經》雲:“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乃人倫之始,百行之原,為齊家之基石。孝者,不僅在於奉養父母之身,更在於順承父母之意,敬愛父母之心。孝道之實踐,需常懷感恩之心,盡兒女之責,竭力滿足父母物質與精神之需求。

悌者,兄弟姐妹間親愛和睦之義,推已及人之德也。孔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悌乃家庭內部和諧之紐帶,兄友弟恭,手足情深,家風淳厚。悌道之踐履,需平等待人,相互尊重,遇事協商,共同維護家庭利益。

二、夫婦有別:齊家之綱紀,夫婦有別,乃儒家齊家之綱紀。《周易·家人卦》雲:“男正位乎外,女正位乎內,男女正,天地之大義也。”夫婦各司其職,各盡其分,男主外,女主內,相輔相成,共同維繫家庭穩定。丈夫當以事業為重,擔起家庭經濟之責任,妻子則以家務為要,營造溫馨舒適之家。夫婦各自尊重對方角色,理解對方付出,互相支援,互相關懷。

三、教子有方:齊家之重任,教子有方,乃儒家齊家之重任。《顏氏家訓》雲:“父子之嚴,不可以狎;骨肉之愛,不可以簡。”教子之道,貴在慈愛與嚴格並施,寬嚴適度。慈愛者,關愛子女,呵護成長,培養其善良之心;嚴格者,樹立規矩,矯正行為,鑄就其堅毅之志。教育子女,既要注重知識之傳授,更要重視品格之塑造,使其明理知恥,尊師重道,孝親敬長。

四、家風淳厚:齊家之氣象,家風,乃一家之氣韻,一族之靈魂。儒家主張,齊家須立良好家風,以德化人,以文化人。家風淳厚,源自家長之表率,家長以身作則,行端表正,為子女樹立榜樣。家風淳厚,亦源於家規之嚴明,家規明示行為準則,規範家庭成員之言行,使家庭生活有序,人際交往和諧。

五、勤儉持家:齊家之智慧,儒家倡導勤儉持家,認為勤勞與節儉乃齊家之智慧。勤者,不懈怠,不偷懶,積極進取,勤勞創造財富。儉者,不奢侈,不浪費,合理消費,珍惜資源。勤儉持家,既能積累財富,又能培養家族成員艱苦奮鬥之精神,避免驕奢淫逸之惡習。

六、和而不同:齊家之藝術,和而不同,乃儒家齊家之藝術。家庭成員性格各異,觀念有別,難免產生矛盾衝突。和而不同,即尊重差異,包容異見,透過溝通交流,尋求共識,化解分歧。和而不同,旨在營造家庭內部寬鬆和諧之氛圍,促進家庭成員之間相互理解,相互支援,共同進步。

七、敬宗睦族:齊家之宏圖,敬宗睦族,乃儒家齊家之宏圖。敬宗者,尊崇祖先,傳承家訓,弘揚家風,不忘本源。睦族者,團結親族,互助互愛,共謀發展,共享繁榮。敬宗睦族,旨在構建和諧家族,強化家族凝聚力,延續家族血脈,弘揚家族文化。

綜上所述,儒家齊家之道,以孝悌為本,夫婦有別,教子有方,家風淳厚,勤儉持家,和而不同,敬宗睦族。

遵循此道,持之以恆,方能構建和諧家庭,培育優秀子孫,傳承優良家風,實現家庭與社會之和諧,促進家族與民族之繁榮。齊家者,非僅為已,更為人,為國,為天下。

齊家者,必能以一家之和諧,影響鄰里,造福社群,推動社會進步,實現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上官飛雲最為出彩的論述還是關於治國理政方面的,以下摘錄一部分。

上官飛雲之《治國論》一、崇德以立國,治國之道,始於明德。明君之德,猶如日月之光,普照萬民,引導國家航向。德行之要,首推仁愛。

仁者,愛人而無私,視百姓如赤子,常懷悲憫之心,親臨田間巷陌,察其疾苦,解其憂慮。

明君應常思“民惟邦本,本固邦寧”之訓,視民力為國力之源,視民生為國運之基,以百姓之喜怒哀樂為已之喜怒哀樂,以民之安危冷暖為已之安危冷暖。唯有如此,方能得民心,聚民力,鑄就江山永固之基。

其次,義為德之柱石。義者,公正無私,明辨是非,尊崇禮法。

明君當以義為旗,嚴於律已,公允待人,不因親故而廢法,不以權貴而曲法,使法度如衡,不偏不倚。

對待臣下,賞罰必依功過,不以私恩廢公義,不以私怨廢公道。對待黎民,一視同仁,無論貴賤貧富,皆受法度之庇護,享平等之待遇。如此,則上下一心,法紀嚴明,國家安定。

二、施智以治世,明君之智,猶如江海之深,包容永珍,洞察秋毫。智者,明察時勢,審時度勢,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治國之策,須順應天時地利,因時制宜,因地制宜。農耕為國之本,明君當重視農事,興修水利,獎勵耕織,保糧倉豐盈,防災荒之患。

工商為國之翼,明君當開市舶,通商賈,興百工,促經濟之繁榮,增國庫之收入。外交為國之門,明君當以和為貴,以信為寶,親仁善鄰,協和萬邦,但遇外侮,當以鐵血捍衛國威,不失寸土。

智者更善用人。明君當知人善任,量才錄用,不拘一格,不問出身,唯才是舉,唯德是尊。

選拔官吏,當以才德並重,考核政績,賞罰分明,激勵臣僚各盡其職,各顯其能。設立諫官,廣開言路,虛心納諫,聞過則改,以達政通人和之境。

三、崇法以持國,法者,國之重器,治亂之準繩。明君當以法治國,立法以定分止爭,執法以正風肅紀,司法以平冤昭雪。

立法須合乎天理人情,兼顧國計民生,尊重習俗傳統,體現公平正義。執法須鐵面無私,一視同仁,不畏權貴,不避親仇,令違法者無所遁形。

司法須公正獨立,斷獄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確保無辜者不受冤屈,有罪者得到應有之罰。

明君當以身作則,率先垂範,尊法守法,使法成為全社會共同遵守的行為規範,形成人人敬畏法律、遵守法律的社會風氣。同時,推行教化,使百姓知法、懂法、守法,自覺維護社會秩序,共建和諧社會。

四、興教以化民,教化為治國之魂魄,明君當以教育為國之大計,興學育才,以文德化民。國學府庠,遍及城鄉,無論貧富貴賤,皆有受教之機。

教育內容應涵蓋經史子集,詩書禮樂,兵農工商,使學子博學多識,全面發展。同時,注重道德教育,弘揚儒家仁義禮智信之五常,倡導忠孝節義之倫理,培養德才兼備之士人,以為國家棟梁。

對於普通民眾,亦當推行鄉學、社學,普及基本文化知識,宣講朝廷法度,傳播優良家風,使民風淳樸,社會和諧。

透過教化,使民眾知禮義,明是非,尊師重道,孝敬父母,和睦鄉鄰,從而實現“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五、恤民以固國,民生乃國之根本,明君當以民為念,恤民之困苦,解民之憂患。

實施輕徭薄賦之策,減輕百姓負擔,保障農時,鼓勵農桑,確保糧食豐收,穩定物價。興辦公共工程,改善水利設施,修繕道路橋樑,便利交通,促進經濟發展。

設立濟貧機構,救助鰥寡孤獨,撫卹戰傷病殘,保障弱勢群體生活。建立社會保障體系,提供醫療、養老等基本公共服務,使百姓老有所養,病有所醫,居有其所,生活無憂。

明君還應倡導節儉之風,反對奢靡浪費,嚴禁貪汙腐敗,整飭官場風氣,營造清明政治環境。鼓勵地方官吏積極作為,興辦地方事業,改善民生,提升民眾福祉。

綜上所述,明君治國,須崇德以立國,施智以治世,崇法以持國,興教以化民,恤民以固國。

五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明君若能秉持此五項原則,勵精圖治,上下一心,定能使國家富強,人民安康,成就千秋偉業,名垂青史。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